赵安直摇头,府试名额各个州县是固定的,如果学生因为某种原因无法府试,那名额可以顺延补录。
只是一个参加考试的机会收人家二百两,这就有些过份了。
二百两能让五口之家过几年呢。
这心未免太黑了。
再者说,连县试都过不了的学生,你指望他府试就能冲上去?
这要考不上你老宋不是给自个找麻烦么!
等等
赵安一头一跳,将身子往办公桌上一倾,直直盯着老宋:“你准人家必过了?”
老宋有点难为情的低声嘟囔了一句:“下官不想办法捞点钱,怎么支持大人您往上爬呢?”
嗳?
这话说的赵安竟是心生一股暖流,二话不说就让老宋把那三个递补学生的名字给他,甲等不太好办,就全部乙等好了。
反正今年恩科录取人数翻一番还多。
“多谢大人成全!”
老宋松了口气,赶紧从袖中取出早就准备好的名单递了过去。
扫了一眼后,赵安微微点头,童生试是不糊名誊卷的,谁能过谁不能过考官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
他这个府学教授虽然不是主考官,却有个很大的权力,就是“房师”阅卷后定下的录取名单要先送他这里,再由他这个副考官定下最终人选报主考官知府那里。
如此一来,谁是案首知府大人说了算,甚至谁是甲等也可以由知府大人定夺,但谁是乙等就赵安这个副考官说了算了。
要连这个都说了不算,那知府大人说的也不算。
大家掀摊子谁都甭过了的意思。
不过这种事发生的概率很小,基本等于零。
因为一旦出了这种事,势必就与“舞弊”二字挂钩,上面肯定要派人来调查,调查结果甭管存不存在舞弊,正副考官都得拎包滚蛋。
损人不利己的事,谁肯干?
当然,为防老宋个不要脸的把个一窍不通的都给“保送”过关,赵安还有些不放心的询问这三个学生平时成绩如何。
老宋赶紧道:“大人放心,都是大差不差的,真要差的很,下官也没脸往上送啊。”
有这保证在,赵安自也不再多问,待老宋走时也交待了件事,说道:“税课司有个叫刘小楼的小伙子不错,你回去跟丁大人说一声,看能不能把这人借调到府学锻炼锻炼。”
宋教谕以为多大的事,不就一个临时工嘛,笑着就给应了。
赵安这边随手收拾了下办公桌,正打算提前下班,马学正过来送了个通知,说明天知府大人他们要来府学。
不是来视察府学关于府试准备工作情况的,而是来参加府学冲刺仪式的。
这个冲刺仪式跟后世高考差不多,每次府试、院试前各地官学都要搞的。
正式开考时全体考生则要祭祀一下孔夫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