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十二帝王雄才昏朽并存
1、从弓马娴熟到愚昧无知
中国为什么会在清朝的时候大幅落后了呢纵观清朝,康熙、雍正、乾隆都是从政治斗争中拼出来的,绝顶聪明的人物,和那些西方的沙皇啦,女王啦,皇帝啦比起来只有比他们强的没有比他们差的。嘉庆虽然差点,但也不是笨人,为什么偏偏在这个时候大大的同世界拉开了差距
有一个外国史学家曾经这样评论过中国的历史: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其实就是五千年的战争史,中国唯一热读海内外的一本书就是孙子兵法。我们不能否认这位学者看法的一些偏激,然而他讲得也并不脱离实际。
军事是流血的政治,有一点必须明白,那就是清王朝军事技术的落后。清军曾经吃过武器落后的大亏,据说努尔哈赤就是被袁崇焕用火炮炸伤而死,清军作战也需要火炮呀那么为什么在乾隆的时候,外国人把大炮送上门来也不愿研究一下呢在此,有必要对中国火器的发展进行一下回顾和分析。
一宋元时期
单就火器发展历史而言,中国的早期火枪,在10世纪的宋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在中国广泛使用火铳后,阿拉伯人在14世纪初,制成了木质管形射击火器“马达发”。而欧洲14世纪中叶,意大利制成金属管形射击武器“火门枪”,以后又发明了火绳枪。要说明的是,欧洲的火枪是自己独立发展起来的,在17世纪的时候,反而对中国的火枪技术有所影响。
宋朝出现的“突火枪”杀伤力不大,射程仅仅510但元朝建立后,重视发展新型火器,元朝至顺三年1332,铸造最早的铜火铳,长1尺1寸,重28斤。同时还制造出了早期的手铳,但威力小、射程低,基本上没有使用价值。
元末战争时期,火炮在战争中被大量的使用,火铳和火炮的数量亦已经达到相当的数量。金属火器的出现,开创了古代武器的先河,它以使用寿命长,发射威力大,运用范围广等多种优点,成为以后历代的重要兵器,并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应用。
二明朝时期
明朝除大量生产铜火铳外,还开始铸造铁炮。现藏于山西省博物馆的明洪武十年1377造的3门大铁炮明初时较大型的铳已开始被称为炮,其口径、身长和重量都大大超过元代的火铳,身管也成直筒形,代表了明初火炮制造的较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