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的时候,他跟金英走的并不亲近。</p>
虽然在登基之后,他依旧让金英掌管司礼监。</p>
但是那是因为,金英做事太过周全,又在守卫京城的过程当中立有大功。</p>
到了他这个地位的内臣,哪怕是宦官,也不好没有由头就随意罢免。</p>
再加上他还有孙太后护着。</p>
朱祁钰不好在明面上针对他。</p>
但是也只过了两三年,朱祁钰便寻了由头,将他打发到南京养老去了。</p>
朱祁钰又仔细的品了品,金英最后的那两句话。</p>
“王爷已得到了自己想要的,金英只望王爷能尽心竭力,力保社稷存续”</p>
看来,慈宁宫的事情,他是看透了的。</p>
但是想来,他并未对孙太后说透。</p>
朱祁钰当然知道,慈宁宫发生了什么。</p>
这是他出宫之前,便跟吴贤妃商量好的。</p>
吴贤妃去慈宁宫,就是为了激怒孙太后。</p>
但是和孙太后想的不一样的是。</p>
这根本就是一个阳谋!</p>
从孙太后暴怒而起的时候,她就脱不出身了。</p>
无论在恼怒之下。</p>
孙太后是下旨免了他的监国之权,还是如现在一般,大大方方的给足他面子。</p>
对他都有好处。</p>
前者自不必说,会引起群臣的抵制。</p>
闹到最后,不仅要交出监国之权,还会让群臣对孙太后产生看法。</p>
而后者,朱祁钰能想象到金英是怎么劝孙太后的。</p>
“他既然想要监国之权,娘娘不妨足斤加两的给他”</p>
“他不是刚刚病愈吗?那就在宫中拨个专门的殿宇,让他日日进宫理政”</p>
“再命群臣大小事务,都交给郕王”</p>
“如今情况危急,国政大事纷乱不堪,郕王那个身子,日日奔波劳碌,能扛得住几天”</p>
“臣在一旁帮娘娘督促着,若敢有丝毫懈怠或不妥当的地方,便传扬出去,治他个玩忽国政的罪名”</p>
无非是看他如今大病初愈,以前又未曾真正上手过政事。</p>
想要让一拥而上的政务累垮他。</p>
说不准,还想让他出个什么大错,再拿回监国之权。</p>
当然,这等时候,孙太后也未必真的敢闹出什么事情。</p>
但是心思肯定是会有的。</p>
可孙太后并不清楚,朱祁钰要的就是她放权。</p>
若是孙太后死死地握着京师的大权。</p>
朱祁钰就算是有再大的能耐,也施展不出来。</p>
只有让孙太后放权,他才能放手施为。</p>
从这一点上来看,金英是帮了他的。</p>
毕竟他最后那句话,很明显是看透了朱祁钰的用意。</p>
但是孙太后下了这封诏书。</p>
说明金英并没有对她完全说透</p>
想了半天,朱祁钰还是想不明白,索性便不去想了。</p>
眼下要紧的事情多的是,这件事情还是以后再慢慢探寻。</p>
从前厅起了身,朱祁钰倒没有急着出去。</p>
事情虽紧急,但是身子也要养好。</p>
可别一不小心,真累病了!</p>
前世若非他重病未愈,也不至于落得那般下场。</p>
再说,如今详细军报未到。</p>
很多事情都做不得。</p>
还是得等!</p>
将诏旨交给兴安收起来,朱祁钰转身回了后院暖阁。</p>
汪氏等在那里,两人说了会话,朱祁钰便歇息了。</p>
一夜无话。</p>
直到第二天,天色微微擦黑的时候。</p>
朱祁钰在底下人伺候着用了晚膳,正盘算着接下来要做的事情。</p>
成敬匆匆走了进来。</p>
“王爷,兵部于侍郎传信来,说有紧急军情,请王爷速速入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