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百度文学 > 科研从博士生开始 > 第344章 令人绝望的现实!赶超?做梦一样!

第344章 令人绝望的现实!赶超?做梦一样!

第344章 令人绝望的现实!赶超?做梦一样!

张硕对于新一次的源点论国际学术会议非常重视。

提前三天时间,他就来到了首都。

鲨鱼号飞船成为国际舆论甚至学术焦点的背景下,大量的学者都对于源点科技非常感兴趣。

他们关注的更多是科技,而不是理论,但理论支持科技研发,他们也希望能在会议上知道更多最前沿的理论内容。

当然,科技更吸引人。

现今很多学者都是在已有理论基础上进行拓展,研究的是电磁力和引力的关系,研究的是电磁力和强力的关系。

两种理论关联的基础之上,再去研发拓展相关的科技内容。

这种研究是没有问题的。

虽然已经有了引力技术,强力的研究也衍生出一些不可思议的科技,比如黄金制造、离子炮等,但新物理科技方向的应用范围还是很狭窄的。

即便是底层的理论也并不完善,只能说主体框架已经没有问题,而在框架内部还能填充很多东西,也能以此研发出很多东西。

但以此进行的研发都是技术性的发展,而不是技术性的革命。

张硕所追求的是基础理论的发展,追求的是大框架的完善,而不单单是技术性的提升。

他希望能够在基础上冲到更高的位置。

在会议开始前两天,举办地周边学者云集。

这次会议规模很庞大,参与学者数量超过2000,相对于物理理论会议来说,规模都有些不可思议。

即便有几百人参加,都算是大型学术会议了。

现在会议的规模都可以和国际数学家会议相比,参与学者的数量和质量,可能还要高上一筹。

其中国内的学者占据一半左右,剩下的就都是国外学者了。

有很多非常知名的物理学家都来到了会场,还有很多数学家参与,其中包括一些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得主。

但在新物理方向上,诺贝尔奖似乎就不能说明问题了。

诺贝尔奖获得者并没有受到追逐,因为新物理方向上他们并没有太大的贡献。

另外一些非常年轻的学者,原来可以说是默默无闻,却在新物理方向上有了理论或技术上的突破,顿时就变得非常有名气,会场内也成为了受到关注的角色。

张硕也来到了现场,他和混乱力场项目组的人在一起,还和廖振宇、于飞等人,找到主办方的人谈了一下会议安排。

张硕是受邀学者,他会参与报告的评审工作。

在开幕式过程中,他也会代表源点论研究中心发表讲话。

混乱力场项目组也是最受关注的机构,廖振宇则代表项目组发表讲话,讲亦一下混乱力场实验的进展以及研究问题。

于飞和蒂斯戈-约翰逊,则会代表混乱力场项目组,进行常规实验和国际合作组工作成果报告。

会议开始前一天,张硕和廖振宇等人坐在一起谈起混乱力场设备改造相关的工作,周围则是围了一大群学者。

混乱力场项目组,是国际混乱力场研究的核心机构,也是源点论学术会议最大的参与团队,有近两百人都来首都参加会议。

其中国际合作组成员就超过百人,其他则都是高能所派来的理论以及实验学者。

当张硕和廖振宇等人说着的时候,周边还有好多学者拍照,因为见到张硕的机会可不多。

现在不同以往。

一般人是很难见到张硕的,他也不会参与普通的学术会议,除了一些大型研发项目外,他大部分时间还是待在苏东的。

在谈到未来混乱力场研究工作时,张硕明确的说道,“我们的新工作就是测定量子纠缠。”

“通过测定量子纠缠,来打通量子物理和源点物理之间的桥梁。另外,也通过实验发现,来研究其底层的弱力关联……”

这方面的内容,张硕不是第一次说起了。

廖振宇、于飞等人都听过了,其他学者倒是听的津津有味,因为他们还是第一次听到这种论调,量子纠缠测定?

弱力关联?

这些内容听起来就很高大上,好多人也对于混乱力场实验方向有了了解。

在谈笑期间,于飞倒是开启了新话题,“张院士,你在超导实验室研究那个材料很了不起啊!”

“临界温度以及电流载力,都创造纪录的122材料,让我们的实验设备改造工作都轻松很多。”

“本来的设计很复杂,有了这种材料以后,改造得到了简化,性能还得到了增强,到时候,实验也会更加清晰……”

其他人听罢也说了起来,“确实没想到122材料能达到这种程度。”

“直接替代了铌钛合金,以后都用不到液氯了。”

“我们实验室的研究也简单了,超导是最麻烦的,新材料让超导简化,成本还降低了,就是想多买一点不容易……”

“生产速度太慢了,暂时还供不上所有的实验室,不过等下一批产出来就没问题了。”

在讨论中,廖振宇也问了句,“张院士,你对超导怎么看?能研究出可应用的常温超导材料吗?”

“这个……不好说。”

张硕好笑道,“要说提升一些临界温度,倒也没什么,常温就太难了、太难了,这是属于让人类实现科技革命的技术。”

“我个人认为,单一方向上想要达到理想高度,其难度远高于新技术的覆盖。”

“历史上,大部分技术都是如此,比如说,可控核聚变,控制需求实在是太高,成本也很高,我们就用新核能源覆盖。”

“与其专注于常温超导材料研发,还不如去研究一些新技术,比如,通过某种技术手段,对于材料进行改造,使其电阻大大降低……”

张硕说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他说常温超导研发困难,可不是基于研发本身,还因为研究相关的材料连任务都无法建立,他早就试过了,根本就行不通。

要么就是研发难度太高,或者是底层理论和技术积累不足,要么就是完全无法实现。

周围人都认真听着。

有些人觉得张硕的想法不靠谱,通过对材料改造让电阻变低?

根本行不通!

电阻最低的就是单质金属材料,比如,铜、银等,无论化合物、合金、复合材料,电阻只会比单质材料高。

问题是,单质材料还怎么改造?

另外一些人则觉得张硕说的有道理,因为他们了解的信息更多,比如,引力隔层技术。

引力隔层技术能在分子层面甚至是原子层面对材料产生作用,通过某种特定的技术手段,自然就可能对材料产生效果,来研究出电阻超低的材料。

……

推荐阅读: 同时穿越:全是深渊难度 系统流主角的我加入聊天群 诸天:从吞噬星空成神开始 末日:我打造无限列车 我在修真界做天之骄子 末世天灾:从打造避难所开始 山河祭 鸣龙 火影:我的忍术平平无奇 剑啸灵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