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百度文学 > 泰昌大明 > 第630章 汉阳潜流(终)

第630章 汉阳潜流(终)

“或许可以想法子让我们的人带队出使。”仍旧站在门边警戒的李时白回头提议道。

“这恐怕不容易。”韩浚谦接言道:“李圣征的辩诬功绩摆在那里,他本人也愿意出使,而且李尔瞻那个态度分明就是要把他排挤出京。如果遣使事定,这个正使的人选几乎非他莫属。”

“那我们就退而求其次,安排一个副使!”李贵沉下心,思索道。

“你的意思是插人进去搅黄这趟使命?”韩浚谦立刻明白了。

“对!”李贵说道:“李圣征再厉害,他也只有一张嘴巴。我们只要安插一个反对的声音,或者干脆把整个使团变成一个告罪使团。这趟出使就一定会无疾而终。别忘了,如今礼部尚书就是徐光启。”

“这个好主意啊!”李曙当即赞道。

韩浚谦的面色仍旧凝重,“但即使这样,李圣征应该也能拿到‘斩将明志’宽限吧?”

“无所谓了。我们又不是要天朝出兵废黜逆王,我们要的,只是天朝的册封而已!”李贵一针见血地说道,“所以我们只需要在天朝和皇上的心里埋下一个国王不忠种子就行了。”

“但是如此做,我们的不就暴露在李圣征的面前了吗?这跟直接策反他也没什么分别了吧?”韩浚谦说道。

“所以我们要在李圣征回国之前,就举兵反正!只要能生擒姜、金槛送天朝,就不愁得不到皇上的认可!”李贵又恢复了那个蓄势待发的老狮子状态。

“使团一来一回,短则五六个月,长则七八个月。”韩浚谦感觉自己的脑子快要炸掉了。“就这么点儿时间怕是不够吧?”

“够的!”李贵斩钉截铁般地说道:“所谓反正,无非是带兵进入汉阳,控制王宫,捕拿逆王,再取得正统地位就行了。”

“带兵?兵在哪里?”韩浚谦莫名地笑了一下。

“珍岛。”李贵说道:“连珠郡夫人的侄儿具仁垕不是在那里作为郡守吗?我们可以用他的兵。”所谓的连珠郡夫人,其实也就是绫阳君的生母具氏,换言之,具仁垕算是绫阳君李倧的表兄。

“默斋公,您没在说笑吧?”李曙骇然插话道:“您知道珍岛在哪里吗?”

“济州岛北边儿嘛。”李贵点头。

“珍岛和汉阳隔了差不多一千里,您要从那里调兵?”李曙觉得李贵简直是疯了。

“只要理由正当,就是会宁府的兵都能调。”李贵说道,“如今朔州、碧潼、满浦等处边衅异常,备边司不时有警。只要能利用这个氛围,我们就可以把外道的兵调到了京畿。”

“对了!”韩浚谦眼神一亮。“殿下不是说要擢升张好古为兵曹判书,并命他募兵练兵吗?如果这个事情能成,我们就可以从他入手,把具仁垕和他兵调从珍岛调到京畿来。”

李曙还是觉得不妥。“具仁垕和绫阳君的关系摆在那里,就算能说服张洛西公,也绕不开朴、柳啊。”

“可是现成能用的兵也就这一支啊。”黯然迟疑之间,李贵突然想起了李曙之前的积极。“寅叔有别的想法?”李曙字寅叔。

“长湍府!”李曙立刻说道。“从长湍府发兵,只要一个白天就能抵达汉阳西门。”

“谁在那里?”李贵想了半天,愣是没想起来。

“谁也不在那里!自万历四十六年长湍府使李忔,受鳌城府院君的牵连下台以来,那个位置就一直空着!”李曙的眼里闪烁着耀眼的光:“我已经想好了。只要能谋得那个官职,再有足够的粮饷,最少三个月,最多半年,我就能拉出一支数以千计的反正军。”

“我觉得可以!”李贵颔首望向韩浚谦。

“这个想法是不错,”韩浚谦也点了点头,“但只有这些人怕是不够吧?”

“可以里应外合。”李贵说道,“如今国家日颓,王京流民益众,只要舍得钱粮,随随便便就能拉起一支千人队。”

“那不过是不能久聚的乌合之众。”韩浚谦说道,“不顶事的。”

“也不指望他们能干什么大事,只要能造出声势打开城门就行了。”李贵说道。

“进城之后呢?李尔瞻的训局兵要怎么解决?”韩浚谦又问道。

训局全称,训练都监,是负责拱卫汉阳的中央军营。该军设立于壬辰倭乱期间。是一支以戚继光《纪效新书》为蓝本训练的新式军队。

万历二十一年正月初九日,李提督如松率部克服平壤。随后,前线明军与日军展开和谈,但毫无实质性进展。因为日方希望大明能够接受日本对于朝鲜南部完全控制的既成事实,而这个要求是皇帝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答应的。

为了打破僵局,日军决定采取一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以表明己方的态度,并展现日军的实力。不过,决定归决定,行动归行动,日军还是不敢向明军宣战。于是,日军决定找一支朝鲜部队开刀。一番商议之后,日军决议进攻庆尚道和全罗道之间的重要门户,晋州。

当年六月十四日,日军合五队九万人从釜山出发,经过金海、昌原、咸安等处,最终在当月廿一日,围攻晋州城。八天后,晋州城破,约六万名朝鲜平民惨遭掠杀。如此大败,让朝鲜朝廷意识到旧有的五卫军制度,已然朽坏到不可不改的地步了。于是当年七月,朝鲜请求明军帮助训练朝鲜军队,经略宋应昌欣然接受,遂命南兵将领骆尚志教习火炮,培养炮军,训练都监由此发端。之后,训练都监军在炮兵以外又增设了杀手军和射手军,统称“三手军”,其中每手约一千人。

成制之后的训练都监,从上到下设有都提调、提调、大将、中军、别将、千总、局别将、把总、从事官、哨官等文武官员。一般来说,都监大将是这支军队的实际指挥官,提调由户、兵二曹的判书例兼,而一把手都提调则由国王的心腹重臣兼任。

目前,训练都监没有大将,整支军队完全在李尔瞻这位兼任都提调的礼曹判书手上。

“不必担心李尔瞻。”李贵嘴角一翘。“照目前的态势,他这个都提调应该干不长了。我们还是想想,朴承宗会选谁来接都监大将的缺吧。只要能收买这个人,大事就一定能成!”

李时白看着父亲。突然想起了那一千两仍旧屯放在库房里的银子。

(本章完)

推荐阅读: 高武偏要修个仙 洪荒:从一粒息壤到万道之祖 封神:我是比干,阳谋大师 我这平淡的修仙之路不该就此断绝 带着铁路到大明 天灾信使 人在现实,超脱彼岸 重生97,我在市局破悬案 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无限神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