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局瞬息万变,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日军第二批援军抵达,彻底打乱了重庆方面和他的作战规划。
但并不要紧。
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此战他不光要阻击日军,还要收复濮阳,长治间数千平方公里的沃野。
赵方远点了点:“是!”
——————
第71军。
高地上,宋希濂放下望远镜,转头看向身旁的副官:“放眼当下的国军,除委座嫡系外,能装备十五生重炮的部队,恐怕只有这一支了吧。”
副官连连点头:“如果卑职没看错的话,这应该是日制九六式榴弹炮,那边还有105毫米口径的九一式榴弹炮!”
宋希濂拿起望远镜,顺着副官手指的方向看去,心生羡慕。
第71军在淞沪会战时期编成,称得上“嫡系”二字。
可即便如此,也只能用几门75毫米火炮来撑门面,弹药储备量还较为稀缺,打一发少一发,平时只能省着点用。
“看来我这个学弟,军事造诣当真惊为天人!”宋希濂忍不住赞叹,“这么多门重炮,国军中恐怕仅此一家了。”
作为黄埔一期生,他确实有值得骄傲的资本,但确实打心底里佩服王奉。
副官在一旁迎合:“王长官自山西抗战便崭露头角,至今还无一败绩,真乃天人也!”
“但据卑职所闻,此军在作战时异常勇猛,战后瓜分补给,也一如秋风扫落叶,与其并肩战斗的兄弟部队,连一口汤都喝不上。”
宋希濂挥挥手:“人之常情,倘若换做是你,能从日军手里抢来这么多重炮吗?”
副官尬笑一声,沉默不语。
宋希濂:“部队行进到哪了?咱们只是借道,不能总在人家地盘上赖着。”
副官敬了个礼:“我去催促一下!”
宋希濂点了点头,随后跟着走下了高地。
过了一会儿,副官匆匆跑来。
“长官,前面有一段铁轨被炸毁了,部队恐怕要徒步前往商丘。”
宋希濂皱眉,心中有些不悦:“被炸毁了?”
“什么时候的事?”
副官:“大概在昨天傍晚。”
宋希濂勃然大怒,怒斥道:“已经过去了十多个小时,为何才收到消息?”
副官心中犯难:“这”
“守备军将消息传递到兵团总部,但消息积压太多,我部刚收到相关电文”
宋希濂叹了口气,这种事情怨不了任何人。
通过电报传递信息,本就具有相当大的延迟性,外加两军互不统属,沟通起来更是难上加难。
“电令第88师,以其为先头部队,二十四小时内抵达商丘!”
“这是军令,不得有误!”
副官啪的一下立正,敬了个礼:“是!”
宋希濂走进临时指挥所,将手套脱掉,目光盯紧挂在墙上的作战地图。
心中暗自盘算。
第一战区给兵团下达的命令很简单——独立吃掉第十四师团!
重点在“独立”二字。
这也是为什么,即使第一兵团和守备军同处在一条战线上,双方却不怎么联系,甚至很陌生。
原因也很简单。
重庆方面想要找回面子!
徐州会战中地方杂牌军队大放异彩,一时间风头无量,但在上峰看来,实有喧宾夺主之嫌。
宋希濂眉头紧蹙,长叹一声:“第十四师团踌躇不进,倘若贸然出击,岂不正中日寇下怀!”
“参谋长!”
“到!”
话音刚落,一名军官踏步走进。
“近期友军有何动向?”
参谋长:“长官,我正要和您汇报,五分钟前兵团总指挥所传来消息,友军预计在两日内尽数撤出兰封,只留下两个师的守备兵力。”
宋希濂有些不解:“这是为何?”
参谋长摇摇头:“这兵团总指挥所只传过来这些,具体原因尚不明确。”
宋希濂:“第五战区的战局如何?日军打到哪里了?”
参谋长想了想:“日军攻势异常凶猛,计划兵分六路,采用迂回包抄的围歼战略,目前已彻底切断徐州西侧的陇海铁路段。”
宋希濂恍然大悟。
原来是回去救火了!
参谋长:“长官,还有一件事。”
“据前线传回的最新消息,日军第十四师团突然收缩战线,主力部队整体向后回撤!”
宋希濂心中狐疑:“嗯?”
“为什么回撤,有确切原因吗?”
参谋长:“在日军大后方,大股友军自长治而出,围困濮阳,鬼子后路被抄了!”
第十四师团是日军少有的机械化师团,补给线就是生命线,万万不得有失。
宋希濂面露苦涩,尬笑一声。
去他妈的独立作战!
原来战场的主导权,一直在这位姗姗来迟的学弟手中.
——————
两日后。
砀山战场。
楚云飞缩在战壕内,探头举起望远镜,细致观察前方战况。
“前面的日军部队,具体番号是什么?”
副官孙铭扶了扶帽檐:“总指挥所传来消息,应该是鬼子第十六师团下辖第9步兵联队,在咱们的左侧,还有一支骑兵联队。”
楚云飞皱眉:“第十六师团?”
孙铭点了点头:“长官,你还记得那封“百人斩”的报纸吗?”
楚云飞攥紧望远镜,咬紧每个字节:“当然记得,简直就是一群畜生!”
孙铭:“那两个鬼子军官——野田毅和向井敏明,就是第十六师团的大队长!”
楚云飞缩进战壕内,冷哼一声:“给总指挥所发电,请求炮纵支援!”
“炮击过后,全纵队立刻发起冲锋,务必在二十四小时内,夺回砀山铁桥!”
“六纵抵达战场了吗?”
孙铭摇了摇头:“没有,半个小时前各部例行汇报,六纵距离砀山还有八公里!”
楚云飞皱眉:“无妨,我部先行发动进攻,为友军开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