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方挥刀向前的力度、招式,和最后被四两拨千斤反振回去的力度、招式,看上去简直一模一样。
哪怕那都头的家人穿越到后世、请张三当“受害者辩护人”,都挑不出毛病来。
这简直是先天正当防卫圣体啊。
这就是传说中的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不过还好,慕容贤弟这招,看上去只是非常精妙的借力打力手法,这个世界应该还是科学的,不至于有那些离奇的东西存在。
当今世上武艺最高强的人,或许也就类似于杨业、岳飞那样能力战数百人。武功终究是顶不住火枪的。”
赵子称如此暗忖。他之前见杨志、慕容言等人出手,也不过是招式比正常人更精妙一些、力量更强一些罢了。
反正只要人类的肉身战力没有超越项羽,那么这个世界就算是科学严谨的。
……
慕容言出手稍重,反杀了那都头,心中也有些忐忑。他深呼吸了几口,平静地对赵子称说:
“本就是此贼拒捕反抗在先……我虽杀了他,也不算什么大罪,我自会担当。”
赵子称立刻一抬手制止他继续说下去:“贤弟你胡说些什么!此贼乃段明同党,又已经武力反抗了,贤弟杀之,完全符合‘捕亡律’,何错之有?我公事公办向朱勔上报就是了,他不会为难我的。”
无论《唐律疏议》还是《宋刑统》,虽然没有“正当防卫”的概念,但是其“斗讼律”和“捕亡律”等篇章里,都分别有类似于“自卫出手减轻罪责”、“追捕时对方反抗将其杀死,杀人者无罪”的表述的。
这些刑法概念从唐到明都没怎么变过,所以哪怕是赵子称前世只是学历史的,而非法律专业,他也可以信口拈来。
而随着赵子称此言一出口,旁边有官身的杨志也彻底有了底气,立刻镇住了其他乱兵,避免了事态扩大。
这些士卒,也确实都不是什么好人,都是厢军中最糜烂的那部分。这几年别的事情没干成,净跟着朱勔、段明抄家了,杀他们一个都头,也算是为民除害。
赵子称一开始没想杀人,但既然慕容言杀都杀了,那也没什么好后悔的。赵子称坚信只要把“死者是段明党羽、且拒捕了”这个消息上报,朱勔是不会介意的。
而这个消息传出去后,也利于赵子称在明面上跟朱勔划清界限。
今日之事,将来肯定会散播开来,到时候苏州民间就不会有人相信朱勔在重用赵子称了。只会觉得赵公子真是据理力争、不畏强权、敢杀厢军里那些乱抄家的军头。
一切就顺其自然吧。
一场混乱,就这样被镇了下去。面对杨志的刀锋和说辞,所有人都乖乖认清了形势。
如今这年头,连中央的禁军都糜烂得不行了,何况是富庶之地的厢军。这些士兵本就是荒年被吸纳进来的饥民,毫无组织纪律可言,几个亡命徒就有可能吓住上百厢军。
慕容家被顺利解围,慕容言这才叩开自家宅门,引着赵子称入内。
慕容言心潮起伏,久久才平静下来,手心里都捏了一把汗。刚才是他平生第一次杀人,他虽然在家习过几年武,此前却从未有机会跟人生死相搏,所以直到此刻,手臂和肩膀还在微微颤抖。
……
进了慕容家的庄园,慕容言先让邓岳引着杨志等人到偏院款待酒食。
他自己则带着赵子称一边走,一边低声介绍自己家中的情况,包括家中长辈的名讳和避忌。
直到此刻,赵子称才确认,慕容言的父亲名叫慕容平,已经失心疯了二十多年,不见外客。他家祖上是五代末、宋初的开国大将慕容延钊,但他们这一脉也是旁支,所以名爵不显。
慕容言的母亲名叫段语嫣,他还有个孪生姐姐,闺名就不方便说了。
两人说着说着,还没走过三进院落,前方一道垂花门后,便转出一位中年美妇,旁边还有一个戴着面纱的少女扶持,朝他们迎了上来。
慕容言见了那妇人,立刻上去行大礼:“孩儿不孝,几乎为家中惹下大祸,请母亲原宥。”
赵子称知道对方便是此间主母、慕容段氏,也上前依礼问候。
一番繁文缛节自不必提,随后慕容段氏便请赵子称在正厅内落座,又让面纱少女亲手奉上茶果糕点。
慕容段氏四十来岁年纪,虽然老了,但依然仪态雍容,举手投足自有一股神秀之气。她一边上下打量赵子称,一边很有礼貌地致谢:
“小犬涉世不深,此番多亏赵公子照拂,我家才得脱祸事。公子真是侠义之人,听说府上还是大宋宗室?”
赵子称非常得体地拱手自谦:“不过姓赵而已,其实也是分出去三五代的微末旁支罢了。慕容贤弟古道热肠,不计得失,我也是很佩服的。”
慕容段氏叹了口气:“他从小没吃过苦,也不知世道险恶。但慕容家别无男丁,只能指望他尽快历练,顶门立户,否则这个家就撑不住了。
幸好他第一次出远门,就遇到了赵公子这样的良师诤友。昨日寒舍被厢军的兵丁围困,老身可是一夜不能安寝——刚才听护院的管事回报,说门外那个围宅的都头,刚刚被公子处决了?”
赵子称知道对方这般旁敲侧击地问,肯定是担心杀了那都头会不会惹来祸患。他便宽慰道:
“无妨,那都头是应奉局内贼的党羽,又拒捕,这是罪有应得,我自会向朱勔说明——伯母也不必担心,我虽然迫不得已为朱勔做事,但跟他不是一路人。”
慕容段氏这才彻底放心,
大家又聊了几句,赵子称也借机问出自己心中的一个疑惑:
“恕小侄直言,伯母似乎有些多虑了。据小侄所见,府上众人,似乎多多少少有些武艺,应奉局派那些厢军围宅,你们若是真想走,谁能留得住?”
赵子称这么问,也是实在好奇,想知道这个世界所谓的高手,究竟能做到何种程度,这样他将来行事谋划,也好有个心理准备。
慕容段氏果然露出了无奈的苦笑:“那些厢军,当然不值一提。可如果这么不明不白地逃了,田宅产业不都白白拱手送给了朱勔?如果反抗,纵然武艺盖世之人,能杀得数百人,近千人,又如何?面对朝廷大军,终究是要灰飞烟灭的。”
赵子称听后,心中终于稍定,看来这个世界的武艺还是科学的。
他不禁又问:“伯母真是见多识广,不知伯母平生所见,武艺最强之人,又能力敌多少?”
慕容段氏回想了一下,眼神中也露出一丝对往事的悠然神往:“赵公子不是外人,和你说说这些陈年见识,倒也无妨。若是三十年前,天下能力敌千军的绝世高手,还是可以数出两手之数的。
不过这些年来,无论宋辽,尚武之风都越来越废弛,将才凋零。如今还在世、能力敌千军的人,老身只知道两个,一个在大理,一个在西夏。至于宋辽两国境内,请恕老身孤陋寡闻。
怎么,赵公子莫非也有兴趣习武?恕老身直言,你似乎毫无武艺根基。”
赵子称连忙表态:“小侄只是好奇罢了,我有俗务在身,将来不出意外还得为官,却是没那么多精力习武。何况我已十七,习武也晚了,若有机缘练些强身健体的粗浅技艺,就心满意足了。”
慕容段氏语重心长地点评:“十七岁也不算晚,老身十七岁时,也是手无缚鸡之力。后来家道中落,无人顶门立户,该练还是得练。
公子此番周全了小犬,我慕容家也不愿欠人恩情。老身这里有些强身健体的粗浅之学,可以赠与公子,不敢说报恩,只是聊表心意。”
——
PS:第一周结束了,明天开始拆章吧,改成早晚各一更,每更两千字。
第二周开始,就得考核追读和评论数了,只更一大更就是在跟考核数据过不去,没办法。
本章可能稍稍有些啰嗦,但也是怕大家对书的期待失控,所以细化一些设定。这毕竟是一本历史小说,不是武侠小说。有点武艺和演义的元素,但还是科学的,最终安定天下靠的还是制度建设和科技进步、政治外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