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如果不是你撞沉的,你为什么要救
随着赵子称这声喝止,所有人都齐刷刷看向他。
慕容言也意识到自己刚才把事情想简单了,对赵子称的看法也稍有改观。
没想到这书生倒也不是一味胆小怕事,关键时刻也会帮忙支招。
“赵兄既然想到了,可有办法解决么?”慕容言没什么城府,想到就直接问了。
杨志也一脸期待地看着他。
“办法倒也未必没有,得容我细细想想。”赵子称不好立刻把话说满,就先略作拖延,脑内飞快盘算着。
刚才自己预先画的那幅图,肯定不能立刻拿出来。
那样岂不是显得自己处心积虑留证据、早就在提防着被碰瓷?
就算要支招,那也得假装是临时起意、刚刚想到的。
就好比锁匠,明明能秒杀的锁,也得磨蹭五分钟,才能让客户觉得开锁费花得值。
众人也不疑有他,便这么眼神殷切地注视着赵子称,等他想招。
段都管则转过身去假装看湖,没人能知道他脸上什么表情。
赵子称便假装想招,实则心中暗忖:
“按刚才的观察,那条船下沉的过程就挺可疑,说是超载不稳所致,但入水时的姿态却不是翻沉。这个段明又出言阻挠打捞,他很可能有问题。我的定位招数一旦暴露,他就会提防,岂不是多生波折?
最好再另外想个招,作为障眼法和双保险,反正现在有那么多人配合我,也未必要靠作图法……”
想着想着,赵子称终于眼前一亮,说道:“我已有计了,不过需要你们帮忙。”
杨志立刻抢着说:“这都是我们惹出来的祸事,赵公子尽管差遣便是!”
赵子称便当仁不让地下令:
“你们先把碇石抛下去测水深,再把多余的缆绳剪断,绑到旁边这几个大木桶上,再把木桶也抛下去。
嗯,如果船上有朱漆,那就把木桶刷成醒目的颜色。等我们下次回来时,照着木桶的位置打捞就行。”
碇石就是古代的船锚。赵子称以此为配重、以绳索连接浮桶,等于是现场制造了一颗锚雷,定位效果自然差不了。
后世直到一战之前,各国海军定点布雷,都是这么干的,所以很容易想到。
众人想明白后,也都眼前一亮,露出钦佩之色。
“赵公子真是机智过人,仓促间竟能想出如此妙法!碇石沉底后,这木桶便如钓鱼的浮子,自然也漂不走了。不愧是太学生!”
说罢杨志就亲自带头把碇石抛下水,其他水手也都依令分工,还非常仔细地确保木桶绑得很紧,不会松脱。
只有段明微不可查地颤抖了一下,扭过脸去,紧紧攥了一下拳头。
……
不一会儿,杨志就做好了“浮桶锚雷”,船也再次启航。
五六里地的水路,大约半个时辰就能到。
一路上闲着无聊,慕容言也借机向赵子称致歉:
“方才我还误会赵兄胆小怕事,没想到关键时刻还是要依靠赵兄的才智。”
赵子称也没往心里去:“谁都有第一次,贤弟率性任侠之风,我也是羡慕得紧。”
慕容言对他已经比较信任:“赵兄莫非遇到过不少诡诈之徒,才如此小心?”
赵子称:“防人之心不可无,不管这次沉船最终如何定性。只要那座太湖石丢了,朱勔多半会强行找富户摊派赔补,难道还会跟你讲法度?
我虽只是坐船的路人,却也不想给朱勔借机发作的机会,这也算是积德了。”
慕容言没被整过,听完颇觉后怕。
朱勔才不在乎东西怎么丢的,他只在乎皇帝修园子不能受影响。
而且众所周知,补征花石纲时,石头本身其实不贵,关键是朱勔会趁机巧立名目生事。
比如看上某家的假山,本来直接挖走也没什么。
但他偏不,而要借口“太大不好搬”,把整座园林夷为平地。
那些富户不想毁家,只好塞重金免灾。
加上江南自古就特别卷,还有奸商主动塞钱、教唆朱勔去拆竞争对手的家。
朱勔便两头通吃,短短几年捞得富可敌国。
意识到这点后,慕容言再不敢掉以轻心,决定一上岸就尽快筹集充足的水手和大船,报官并配合官府把沉船上的货捞回来,给这件事做个了断。
赵子称趁热打铁,又给他出了个小点子:
“贤弟既然有心,一会儿上岸之后,除了准备大船、人手,还可多准备数百口大空桶,以及足够的麻绳、石头。
愚兄有办法让打捞速度提升数倍,具体一时解释不清,只管准备就是。”
慕容言连忙满口应承。
赵子称跟他交代完,又踅去悄悄跟杨志聊了几句,想了解沉船上还有没别的货物。
杨志自然知无不言,说船上还有几十口沉重的大箱子,都有贴封条上锁,只有段明才知道装了什么。
杨志还知道,此番除了朱勔以外,还有另一位货主,是个福建官员、知福州黄裳,也是给皇帝办事的,督办了一些东西要送去东京。
杨志启航晚了,就是因为要等福州知州的货一起装船,顺带着捎走。
赵子称暂时没听出疑点,就且把这些线索先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