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潜移默化的改变
隔日,上午。
滴滴—
办公室的门打开。
张逢看向走近的老刘,“这次喊你来的目的,是有一个新项目要立。”
“张总您说。”老刘一边找板凳坐,一边好奇打量一眼桌子上的‘陶瓷小房子’。
“神经学。”
张逢说正事很快,“根据最近的武者案,我觉得科幻电影内的一些虚拟现实技术,应该试着重点展开。
让他们有一个挥霍精气神的地方。
再者,一些大型的军警演习,或者对战。
也可以依照这个模式,节省大部分的消耗,以及受伤等意外情况。”
“虚拟现实?”
老刘顿了一下,知道张总所言的技术,应该不是‘更成熟’的VR之类,
“张总的意思是,‘意识接入网络’?”
他说着,为了更好理解张总的意思,还双手比划了一下,
“就是‘玩家’可以在虚拟世界内活动,实现现实内的1:1感官?
如果是这样说,现实和虚拟的演习,确实可以做到1:1的真实还原,而且还很方便。”
老刘这些年来接触了这么多科学项目,也是懂一些幻想中的科技概念。
但恰恰是这样,他觉得有点难办。
因为张逢总是提出这么一些‘跨时代’的概念。
这就让很多人头疼。
“是这个概念。”张逢不管老刘所想,只是大概形容道:“我们目前将Z1和量子超导都重现了。
在能源与材料上,已经实现了所谓的‘底层架构’所需。
又在虚拟世界的模拟上,算力小楼也可以修改参数,那么在运行量上也可以达到一个世界的计算基本。
所以如今只需要在神经学上做出大突破,那么虚拟现实技术是可以实现的,不是幻想概念中的科技。”
“是……”老刘虽然能听懂一点,但也不是很多。
当然,更重要的是,不管怎么样,既然张总说了,又立下这个想法了,那说‘是’就行了。
再者,这个技术明显是有利于平常的训练,以及实现更多学习上的便利与操作。
甚至一些科学实验,都可以以这个为基础,让科学家们在里面模拟材料,练习制作等等,减少材料制作上的熟练成本。
比如灵石制作,如果大家都在虚拟世界里面练个一段时间。
那么成功率会大大提升,并变相减少现实内的灵石成本。
单单这一项,虚拟世界就是科研上的大利好。
只不过一切的前提,是实现1:1的感官复制。
至于最重要的‘肌肉记忆’。
只要有自身记忆,那么也可以很快掌握。
张逢就是最好的例子。
“张总,那我现在就让人去计划?”老刘起身,说走就走。
完全是被张逢画的大饼给引诱到了。
再说了,真要研发出来了,这本身也是对于现实的大利。
“嗯。”张逢点点头,但又说道:“这个只是我的基本构想,至于行不行,还是要拿给专业人员去看一下。
如果投入太大,或者事不可为,这个项目就掐了吧。
毕竟神经学是独立于超导与Z1之外的独有领域。”
“是……”老刘还能说什么,张总把该说与不该说的都说了,他也只剩点头。
“有不同意见可以说出来。”张逢看到老刘现在这个样子,倒是把旁边的小房子拿起来,递给他,
“你我认识快十年了,今天是你生日,送你一套房子。”
“我……”老刘这次是顿了一下,然后感动般的受宠若惊道:“谢谢张总送房!谢谢张总记得我生日!”
“不聊这个。”张逢却又旧事重提,“还是那句话,基地里面你是二把手,有什么问题就说。
如果你不说,其他人面对我的立项,更不敢多讲。
这么下去,很可能要出问题。
因为我不能保证我百分百是对的。”
“不是。”老刘这次摇头了,可却回了这么几句话,“但您一直以来就是对的!
您看,不论是化劲药方,还是Z1,又或者是三年前的灵石,还有大半年前的超导技术。
您一直都是对的。”
“所以问题就是在这。”张逢心里叹口气,“现在太多的人盲目相信我了,觉得某项技术必定能突破。
就像是这次我提到的‘超导’与‘神经学’的虚拟现实。
坦白的说,我心里是没有任何底子,完全是摸石头过河。
但就怕很多人相信我,又因为我的话,使得一些科研方向改变,大肆的投入成本。
最后要是没有出成果,就浪费太多资源了。
还不如把这里的演算力,投入灵石与超导中去。
按照战略性意义来讲,要不是我提出这个虚拟技术,而换成其余人。
他要是把这个项目交给计划部,计划部绝对毙。”
“张总,事不是这样说。”老刘却有不同意见,“您想想看,以前的研究,哪个不是大成本投入?
最后出效果的又有几个?
科研本身就是花费大量资源去摸索。”
他说到这,忽然有点明悟,又诧异的看向张逢,
“张总,我要是没有猜错,您的意思是,‘出网就必有鱼’,以最小的代价,去拿最大的成果?
或者说,每一步都要走到最正确的道路上?
如果不是百分百对的,还不如扑到现有技术上,对现有技术优化?”
“是这么个意思。”张逢点点头,“虽然我这个想法很离谱,很理想化,但我们现在的支出太大了。
能开源节流,就开源节流吧。”
“是,我去准备!”老刘全然明白,然后就去找计划部,准备拿出更好的方案。
张逢看到老刘离开后,手掌则是摸向桌面,它是一块亚克力与钢材复合结构的显示屏,上面出现了全球的能量生产总数据曲线。
张逢一眼望去,可以直观的看到,超导的量产线和全球工厂升级,这种大幅度的全升级,其实已经是动了全球根本。
因为全球官方在向他们补贴。
再加上以往的Z1电网铺盖,利民性的电力不要钱,还有算力小楼,灵石制造与演算,以及超凡药方与医药等等之类。
现在一列列的都是经济与能源的大负数,已经快到极限。
最后,Z1的大规模更换,还有一些电网的临时停电,这本身就让稀缺的资源更加吃紧。
现在可以说,这妥妥的就是‘全球硬顶’,硬顶着想要看到‘曙光出现’。
但好处也有,那就是经济与能量的崩盘,使得全球经济可以不用细看了。
那么相对来说,联邦计划内的经济一项,可以打马虎眼的翻篇了。
因为本身的全球大投入,还有各方的支援,最后的矛头都是数据中心在消耗。
所以,数据中心要是耍个无赖,再打个哈哈,那么就是糊涂账了。
毕竟这些‘万万亿’的项目‘演算码’,也是无条件的给各方了。
张逢现在可以确信,只要自己说一句‘账面归零,重新计算,联邦货币建立。’
那么一切都是从零开始。
包括全球的各方,也是有意往这个方面走。
张逢看过一些总报,知道他们在这几个月内,削减了一些各方的货币兑换公司等等。
并且在灵石等等的科技轰炸下,现在联邦的呼声,是越来越重了。
所以在这样的抽象情况下,是可以暂时忽略国际货币体系重构的复杂性。
张逢也在考虑这个事,并感觉时机越来越成熟了,就看看什么时候实行。
至于军管与核之类,还是各方先分管。
因为就算是男女结婚,也没有说是,上来就把命给对方吧。
然后这个经济,还是走各方分账管理,但货币形式上要统一。
算是慢慢打基础。
毕竟这个重构体系,还是复杂的。
只是也有一个好玩的事。
张逢此刻搜索虚拟货币,看到它们的市场基本结束了。
因为在Z1铺开的时候,头部的比特在无限能源的打压下,再加上数据中心的全网覆盖下,去中心的特质消失了,虚拟地址不再是隐秘,挖它们也都不再要成本,所以就崩了。
说到底,它就是一个概念,一个认同度。
当所有人都不认同,再加上没有去中心的特质,以及各方机构都开始大量抛出,开始主搞可以延寿的灵石等等‘实体超凡’后。
扭曲的虚拟市场,崩盘是必然。
比特老大哥一结束,其它也都可以‘归零’。
张逢看到这个,发现这倒是和自己所想的不一样。
因为一些科幻片上,科技那么发达的世界里,是流行这些的。
可现在,张逢知道,那不是流行,而是在增加认同度,继而提升它们的价格。
但此刻,是技术颠覆的能源变革新文明。
是真的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