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是想到自己在税课司的小师傅刘小楼,这小子不仅是个童生为人还很机灵,是个替大人收钱的好人选。
正琢磨怎么把刘小楼从甘泉县税课司调到府学上班时,老领导丁县尊和县教谕老宋来了。
“贩盐的事须等个人回来,二位不用着急。”
赵安以为两位老领导是来催他做生意的,结果被告知今年府试甘泉县学子中有三人认得赵有禄,也知道赵有禄死了。
“有什么问题?”
赵安不认为这三个认识赵有禄的学生是自己的威胁,毕竟世上重名的多了,他这个府学教授也叫赵有禄不行么。
“糊涂!”
丁县尊见赵安没将此事放在心上,气得指着其鼻子道:“你个王八蛋别以为上了邸报出大风头就没人敢动你,告诉你,有心人想查你一查一个准!”
“是啊,赵大人,这件事如果解决不好,你的身份随时都有被拆穿的可能。”
宋教谕不像丁县尊这么火大,心平气和指出一个极其严峻的事实。
那就是你赵安出大风头不假,问题你这大风头可是得罪了整个官场,有皇上撑着是没人敢动你,但架不住这世上多的是好奇之人。
要是哪个好奇心重的没事想查查你赵教授底细,也不用费什么事,直接顺着你这监生出身往下查,不就一下查到甘泉县学么。
再接着往下查,你以为冒用赵有禄身份的事情不会被查出来?
尤其今年府试还有三个认得赵有禄的学生参加考试,这要知道副考官跟已经死了的赵有禄同名,谁知道他们会不会把这事当成好玩的事跟家里人说。
你一说我一说的,纸就包不住火了!
“这事真被查出来,就算议罪银能保你小子的命,你小子以为还能接着做官!”
丁县尊又气又急,本来就是惊弓之鸟的他大清早被那份府衙送来的邸报吓的差点没尿出来。
真要事发,他跟宋教谕这官也就到头了。
到头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问题是他刚从钱庄借了五千两高利贷,没了知县这顶官帽子他拿什么还钱。
到时还不上钱,那放利子的能饶过他?
“那你们说怎么办,总不能把这三个学生都给杀了吧?”
赵安一脸没好气,头也大的很。
“放屁!要是杀人能把事解决了,本县早就动手了!”
丁县尊被赵安这气话气的就差吐血。
“那怎么办,这事又不是我惹的,当时可是您二位死活逼我冒认那赵有禄的!”
赵安也委屈,事情一步步走到今天难道都是他的错,您二位就没错?
“二位大人,眼下可不是谁对谁错的事,还是想法子把事情给解决了吧。”
宋教谕无奈只得拉架,免得两位七品官吵来吵去再把府学的人给惊动了。
丁县尊气乎乎坐在那一声不吭,他要有办法解决就不会来找赵安了。
赵安气归气,脑子却在转着,想到什么问宋教谕:“这三个学子学业如何?有没有可能以他们学业不好为由不准他们参加府试?这样不就解决了么。”
答案是否定的。
那三位学生成绩非常优秀,要不然也不可能参加府试。
三个有望通过府试、院试获得生员功名的学生突然被取消考试资格,这种事再借宋教谕十个胆他也不敢。
“不行就给三人来个仙人跳!”
赵安情急之下竟想到设局断人举业,在场一个是知县,一个是县教谕,一个是府教授,三人联手断送三个有污点学生的举业还是轻而易举的。
只是丁知县和宋教谕都不愿做这缺德事。
这已经不是一般缺德,而是缺大德了。
作为县学主管,宋教谕对自己的学生也是爱惜的,说三人平日表现很好,都是读书的好苗子,家里也均对他们寄予厚望,这要因为他们的事无辜断了举业,良心真的难安。
见状,赵安也觉自己过份了,心念一动有了主意,忙道:“既然二位不想干缺德事,那我这个府学教授就送他们一场造化吧.这么优秀的学生县里和府里哪能不重视,这样,我以扬州府学名义将三人保送进京到国子监当贡生如何?”
确是一场造化,贡生可以不经科举直接授官。
用后世话讲,赵安这是将高中生直接送进比清北还要高一档的学校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