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百度文学 > 战国策 > 第7章 秦三(2)

第7章 秦三(2)

应侯失韩之汝南

应侯失韩之汝南,秦昭王谓应侯曰:“君亡国,其忧乎”应侯曰:“臣不忧。”王曰:“何也”曰:“梁人有东门吴者,其子死而不忧。其相室曰:公之爱子也,天下无有,今子死不忧,何也东门吴曰:吾尝无子,无子之时不忧,今子死,乃即与无子时同也。臣奚忧焉臣亦尝为子,为子时不忧,今亡汝南,乃与即为梁馀子用也。臣何为忧”

秦王以为不然,以告蒙傲曰:“今也,寡人一城围,食不甘味,卧不便席。今应侯亡地而言不忧,此其情也”蒙傲曰:“臣请得其情。”

蒙傲乃往见应侯,曰:“傲欲死。”应侯曰。”何谓也”曰:“秦王师君,天下莫不闻,而况于秦国乎今傲势得秦为王将,将兵。臣以韩之细也,显逆诛,夺君地。傲尚奚生不若死。”应侯拜蒙傲曰:“愿委之卿。”蒙傲以报于昭王。

秦攻邯郸

秦攻邯郸,十七月不下。庄谓王稽曰:“君何不赐军吏乎”王稽曰:“吾与王也,不用人言。”庄曰:“不然,父之于子也,令有必行者,必不行者。曰去贵妻,卖爱妾。此令必行者也,因曰:母敢思也。此令必不行者也。守闾妪曰,其夕某懦子内某士。贵妻已去,爱妾已卖,而心不有欲;教之者,人心固有。今君虽幸于王,不过父子之亲;军吏虽贱,不卑于守闾妪。且君擅主轻下之日久矣。闻三人成虎,十夫榪椎,众口所移,母翼而飞。故曰:“不如赐军吏而礼之。”王稽不听。军吏穷,果恶王稽、杜挚以反。

秦王大怒,而欲兼诛范睢。范睢曰:“臣东鄙之贱人也,开罪于楚、魏,遁逃来奔。臣无诸侯之援,亲习之故。王举臣于羁旅之中,使职事,天下皆闻臣之身与王之举也。今遇惑或与罪人同心,而王明诛之,是王过举显于天下,而为诸侯所议也。臣愿请药赐死,而恩以相葬臣,王必不失臣之罪,而无过举之名。”王曰:“有之。”遂弗杀而善遇之。

蔡泽见逐于赵

蔡泽见逐于赵,而入韩、魏,遇夺釜鬲于途。闻应侯任郑安平、王稽,皆负重罪,应侯内惭。乃西入秦,将见昭王,使人宣言以感怒应侯,曰:“燕客蔡泽,天下骏雄弘辩之士也,彼一见秦王,秦王必相之而夺君位。”

应侯闻之,使人召蔡泽。蔡泽入,则揖应侯,应侯固不快;及见之,又倨。应侯因让之曰:“子常宣言代我相秦,岂有此乎”对曰:“然。”应侯曰:“请闻其说。”蔡泽曰:“吁,何君见之晚也夫四时之序,成功者去。夫人生手足坚强,耳目聪明,圣知,岂非士之所愿与”应侯曰:“然。”蔡泽曰:“质仁秉义,行道施德于天下,天下怀乐敬爱,愿以为君王,岂不辩智之期与”应侯曰:“然。”蔡泽复曰:“富贵显荣,成理万物,万物各得其所。生命寿长,终其年而不夭伤,天下继其统,守其业,传之无穷,名实纯粹,泽流千世,称之而母绝,与天下终,岂非道之符,而圣人所谓吉祥善事与”应侯曰:“然。”泽曰:“若秦之商君、楚之吴起、越之大夫种,其卒亦可愿矣”应侯知蔡泽之欲困己以说,复曰:“何为不可夫公孙鞅事孝公,极身母二,尽公不还私,信赏罚以致治,竭智能,示请素,蒙怨咎,欺旧交,虏魏公子卬,卒为秦禽将破敌军,攘地千里;吴起事悼王,使私不害公,谗不蔽忠,言不取苟合,行不取苟容,行义不图毁誉,必有伯主强国,不辞祸凶;大夫种事越王,主离困辱,悉忠而不解,主虽亡绝,尽能而不离,多功而不矜,贵富不骄怠。若此三子者,义之至,忠之节也。故君子杀身以成名,义之所在,身虽死,无憾悔,何为不可哉”蔡泽曰:“主圣臣贤,天下之福也;君明臣忠,国之福也;父慈子孝,夫信妇贞,家之福也。故比干忠不能存殷,子胥知不能存吴,申生孝而晋惑乱。是有忠臣、孝子,国家灭乱何也无明君贤父以听之,故天下以其君父为戮辱,怜其臣子。夫待死而后可以立忠成名,是微子不足仁,孔子不足圣,管仲不足大也”于是应侯称善。

推荐阅读: 不要物种歧视 你比月色动人 漫漫星光似我心 萌宠鲜妻:老公,抱一抱 你与我相得益彰 三世芳华只念君 官望 重生之名门毒妃 殷商凤鸣 废后归来:嫡女狠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