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今欲研无上菩提真发明性。应当直心詶我所问 下文识精元明。即是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此体非妄。无有变异。故云真性。研究穷也。净名云直心是道场。无虚假故。今推本意。岂得异想发言。欲正修行。当须确实。故今劝也 二引证
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心 诸佛同道。脱苦得乐。皆由直心者。此有二种。一发言无虚假。如此文所劝净名道场。二向理之心。无别岐路。即如起信三心之直心也故论云。一者直心。正向真如法故。此为二行根本也。今此经意须具二焉。始令发言无妄。终成向理心绝。方为十方同道 三结益
心言直故如是乃至终始地位中间永无诸委曲相 因苗辨地。言直心直。苟或反此。罪非轻小。如下经云。若大妄语。即三摩提不得清净。成爱见魔。失如来种。若诸比丘。心如直弦。一切真实。入三摩地。永无魔事。我印是人成就菩萨无上知觉也。发心曰始。究竟名终。弹指能超。故无委曲 四问其见爱二。一问
阿难。我今问汝。当汝发心缘于如来三十二相。将何所见。谁为爱乐 心见两门。由兹所问。下既认心不迭。指见谬称。故成二障为缠三空罔契。故下征诘。俾识妄源 二答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是爱乐。用我心目 单牒双指巧略故也
由目观见如来胜相。心生爱乐。故我发心愿舍生死 此正陈妄体也。目即眼根。心即意识。根识虚妄犹如空华。若执有体能见能乐。岂唯迷于法空。亦起人我见爱。故下文云。六为贼媒。自劫家宝。无始虚习。住地无明。皆由根识更非他物。想相为尘。识情为垢。生死轮转莫不由斯。故下推征。令知虚妄
五辨其真妄二。一推妄所在七。一破在内二。一立四。一牒前以语
佛告阿难。如汝所说。真所爱乐。因于心目。若不识知心目所在。则不能得降伏尘劳 心目是本。尘劳为末。若迷本之依处。群末难除。染污故名尘。扰恼故名劳。即通指二障也 二举事以况
譬如国王 真性也
为贼所侵 烦恼迷真也
发兵讨除 用智也
是兵要当知贼所在 兵人所执器也 三示过以问
使汝流转心目为咎 示过也
吾今问汝。唯心与目。今何所在 总问所依也 四引例以答二。一引他为例
阿难白佛言。世尊。一切世间十种异生。同将识心。居在身内。纵观如来青莲华眼。亦在佛面 下文有十二类。今举大数。凡夫造业不同感果差别。名为异生。一切世间者。举依显正也。前举凡心在内。后指佛眼在面。欲取例己亦复然也 二指已结答
我今观此浮根四尘。秖在我面。如是识心实居身内 以眼根色是不可见。故指浮根。圣凡既尔。在己必然。面与身中心眼定处也 二破二。一正破三。一举事定其所见三。一问境内外
佛告阿难。汝今现坐如来讲堂。观只陀林。今何所在。世尊。此大重阁清净讲堂在给孤园。今只陀林实在堂外 堂在园中。林居堂外。内外既分。计宗危矣 二定见先后
阿难。汝今堂中先何所见。世尊。我在堂中。先见如来。次观大众。如是外望。方瞩林园 定先后者。欲破阿难在内之心不能如此次第见故 三审见因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