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隆帝让秦洛起身,然后带着一丝欣慰地道:“昨日,很不错。”</p>
“朕给你的赏赐你可还满意?”</p>
他的声音非常虚弱,好像就只剩一口气一样。</p>
秦洛道:“父皇,儿臣身为大唐皇子,理应为大唐江山社稷着想,有没有赏赐根本无足轻重。”</p>
景隆帝虚弱一笑,道:“你的用心,朕很明白。”</p>
“不过这一次赢了两国使团,你认为他们会不会归还燕云十六州?”</p>
秦洛道:“儿臣以为,凭这场比试,他们恐怕不会如此轻易归还。”</p>
景隆帝眼神一亮,道:“说说你的看法。”</p>
秦洛道:“燕云十六州在那晋国和魏国手中已经几十年,他们苦心经营已久。”</p>
“况且这道门户足以决定他们在和我们大唐的交锋中处于主动,进可攻退可守。”</p>
“加上晋帝此人是弑兄篡位,手段残暴毒辣,根本就没有原则可言,而魏国新君登基不过一年,恐怕还急于稳固自己国内的权力,所以这件事多半也是看晋国的意思。”</p>
“最后,想要获得别人的尊敬,从而震慑别人,只能看自己手里的棍子有多粗。”</p>
“尊严,只在剑锋之上!”</p>
“真理,只在弓弩的射程范围之内!”</p>
“弱国,无外交!”</p>
秦洛掷地有声,将自己的看法给说了出来。</p>
景隆帝满脸惊喜,他看着这个儿子,脸上满是欣慰之色。</p>
“那么,若是朕把这江山交给你,你会怎么做?”</p>
秦洛心里“咯噔”一下,果然,来了!</p>
“父皇,您春秋鼎盛,切莫说这种话啊!大唐江山一定会在您的手里中兴。”</p>
秦洛露出一副担忧的模样。</p>
就像拾金不昧的人一样,脸上满是坚定。</p>
景隆帝道:“你的孝心朕知道,可是眼下朕需要静养,所以想考察一下你的治国之道。”</p>
秦洛这才道:“父皇,儿臣明白了。”</p>
“解决我大唐积弱的问题,在于强军,而强军之道,在于国库充盈和练兵之道,以及武器装备。”</p>
“若是儿臣励精图治,整顿内政,再加上发展手工业,鼓励农耕,使百姓休养生息,进而朝廷富足。”</p>
“如此,大唐便能屹立不倒。”</p>
景隆帝眼神充满了惊喜,他苍白的脸色有那么一瞬间似乎变得有血色。</p>
“好,很好!”</p>
“可是,说起来容易,想要实际做起来非常难,你的敌人无处不在。”</p>
“你——有这个信心吗?”</p>
景隆帝再度望向了秦洛。</p>
秦洛正色道:“父皇,儿臣身为大唐皇子,身上肩负的乃是大唐历代先帝的重任。”</p>
“中兴大唐,不仅要有魄力,更要有勇气,儿臣定然会不负父皇所托。”</p>
景隆帝闻言,再度露出了笑容。</p>
不过这次,他又咳嗽了几声,旁边的的德化赶紧递上手帕和金脸盆。</p>
咳嗽这个动作对景隆帝来说似乎耗尽了全部的体力,他喘了几口粗气,然后强颜笑道:“很好,洛儿,朕果然没有看错人。”</p>
说到这,他冲德化使了个眼色。</p>
德化就给了秦洛又一块令牌。</p>
“此令名为玄武令,跟之前那块御制金令有所不同。”</p>
“这块金令只有皇城司的几个指挥使会认,他们见到玄武令,便要无条件遵从玄武令主人的命令,你务必好好收着。”</p>
“有了皇城司的鼎力协助,你办起事来会畅通无阻许多。”</p>
“是,父皇。”</p>
秦洛郑重地收了起来。</p>
“好了,朕也该休息了,你先出去吧。”</p>
“儿臣遵命,请父皇务必保重龙体,儿臣之后再来看完。”</p>
秦洛说完后,走了出去。</p>
不多时,德化就捧着圣旨出来。</p>
“圣上有旨。”</p>
众人闻言,赶紧伏地叩首。</p>
“九皇子秦洛,懿德垂范,深肖朕躬,必能继承大统,敕九皇子为太子,掌传国玉玺,身入东宫,享监国之权,钦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