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老朝人竖起大拇指;两人会心地哈哈笑了。
苏武辞别了老人朝帐篷走着想,看来这两个向导是可以信赖的。
饭后,他们开拔了。苏武带着大家跟着向导前行着,很快就蹬上前面的山道。这山道朝东行,开始道路还顺和,可是越走越窄狭。胡图黎解释说:“是这里人、为了防止外人入侵而为的。这道只有敢于冒险的人才知道的。我也是三年前从云中回家,和一位商人朋友走过这里的。”
昨夜里,胡图黎和兰噶尔正准备租住民居时,苏武却让他们一起息宿,虽然各自心中有所戒备,但是互无干扰,双方都认识了对方,今天他们一起行军,话也就多了起来。
“看来,这里的几家人相处的还算和谐”苏武说。
胡图黎说:“去年冬天。我路过这里大雪,住了几天,摸清了情况。连同河谷里西山住的两家人,一共七家,他们自起名为七家山。三户云中人,四户胡人,后来胡汉几家孩子还通了婚。”
兰噶尔接过话题:“他们一定是在艰苦中,互相帮助过来的。”
“是啊,患难见真情”苏武感慨的。
“那你跟我们向导之间,是不是也属于、你说的这样呢”经过这多天的相处,兰噶尔觉得这位苏大人是值得人信赖和尊敬。特别是昨天夜里,他把他的棉被给她和父亲盖上的情景,那么的慈祥那么的小心翼翼。当然,她是闭眼装睡着的,父亲可能也和她一样。
胡图黎忙对兰噶尔说:“快走小心脚下”兰噶尔不吭气了。
为了赶路,他们每人分别带了中午吃的东西,中午边走边吃,直到夕阳西下时,他们才走出了隐蔽很深的山道,进入到山涧沟豁,土包树林的地方。苏武和两位向导攀上一高处的土包,观察着周围的地形。他问身边的胡图黎:“胡先生,这里距大道还有多少路程”
“骑马一天的路程。”
“这就是说,我们这多人还得走两到三天才行”
“对。”胡图黎指着前方的一高地说,“今晚,咱们就在前面的高地上安营扎寨。”
苏武问:“这里周围有人家嘛”
“前几年有两家,是逃战乱来的。后来看不打仗了,搬到外面去住了。”
“咱就住他们住的地方”
“好”
由于是行军,又没有女眷。晚上每个帐篷里,地上铺着毡毯上,都是一个人挨着一个人睡着。按苏武的意思,今晚让向导和和随行的人员住在一起。可是,睡觉时,兰噶尔拉胡图黎进来,跟胡图黎说:“大叔,咱们今晚上还住这里。”
“好”胡图黎苏武说:“我们还是和苏大人住一起,行吗”他不愿意和兰噶尔住大帐篷,怕女儿难堪。
苏武瞧着已经隔出一半当仓库后,只能睡两三个人的地方,为难地:“这恐怕,委屈两位”
胡图黎说:“不委屈不委屈”
兰噶尔接着说:“我睡在最后面,大叔紧挨我睡。大家挤一挤能行的”
她把地上的毛毡朝下脚道拉了拉展说:“看,这不行了嘛”
苏武只得说:“就挤一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