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想着的时候。</p>
秦帝正在和赵国使节团,逐一介绍道:</p>
“他是大皇子,善于编乐谱曲。”</p>
“这是四皇子,精于数术。”</p>
“这是八皇子,骁勇善战。”</p>
秦帝介绍每一位皇子的时候,都是一脸的严肃。</p>
每介绍一位皇子的时候,谁就起身拱手,彬彬有礼的回礼。</p>
唯独介绍到秦言时,秦帝乐呵呵的说道:</p>
“这是小十四,我最小的儿子,才学无双,琴棋书画无所不精,前两天作了一首诗词,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啊,哈哈哈!”</p>
秦言放下手中的鸡腿,胡乱摸了一下嘴,起身拱手道:</p>
“承让承让!”</p>
这一憨态,让满朝文武大臣们脸色有些挂不住,小声嘀咕:</p>
“堂堂十四皇子竟然如此不懂礼数,真实给大秦丢人啊。”</p>
赵姬儿嫣然一笑,对秦帝拱手道:</p>
“十四皇子名声大噪,我也是有所耳闻。”</p>
“特别是他抄的诗,更是在秦宫流传,风靡一时呢!”</p>
赵姬儿特意将“抄”这个字咬的特别重。</p>
一听这话,秦帝的脸色陡然一变。</p>
满朝文武眼中,也是瞬间布满疑惑,不禁窃窃私语起来。</p>
“什么,抄来的?”</p>
“就说这里面有猫腻吧,十四皇子能做出这样的诗才真是见了鬼。”</p>
“这下可把我们大秦的脸丢尽了,哎!”</p>
秦帝一脸不悦,反问道:</p>
“抄诗?你这话什么意思?”</p>
赵姬儿紧接着又说道:</p>
“就是那首水调歌头,意境悠远,诗意盎然,十四皇子抄袭的,就是我赵国的诗,当然,我赵国的诗,能在大秦流传,也是我赵国的荣幸。”</p>
秦帝脸色阴沉无比,刚才还夸十四皇子才学无双,没想到这么快就被打脸。</p>
“空口无凭,你说我十四子抄你赵国的诗词,你可有证据?”</p>
就哪怕真是抄得,空口无凭,为了大秦尊严,也绝对不能认。</p>
赵国三公主赵姬儿,微微一笑。</p>
“这首诗,乃是我赵国大儒文征明大作,在赵国早已流传,我说的对吧?”</p>
赵国使团纷纷符合。</p>
其中,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器宇轩昂,傲气逼人道:</p>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这首水调歌头,正是老朽所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