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满江红》也是狄鸠所作?</p>
满殿文臣学子无比意外。</p>
“这狄鸠诗仙怎么老是‘马后炮’啊?”</p>
“就是!他当年一同丢了两首诗句,他刚刚怎么不说?”</p>
“而且,这两首诗次如此惊人,他就算丢了手稿,也完全可以再写一份发表出来啊!”</p>
……</p>
这一次,虽然当事双方没变,依旧是夏禹和狄鸠。</p>
但夏国众人的态度却与之前有了明显区别。</p>
狄鸠虽然声名极盛,但这事后宣称丢诗的可疑行为,可一却不可再。</p>
当然还有就是,《满江红》实在是惊艳至极。</p>
作为夏人,他们私心里自然还是更盼望这诗是夏国太子所作。</p>
魏箫此时也是怀着类似想法。</p>
虽然她心里也知道,狄鸠这话极有可能是为了保住颜面,在扯谎作伪。</p>
但她还是开口问道:</p>
“狄诗仙,这首《满江红》当真是您之前所作?”</p>
魏箫这试探一问,正和狄鸠心意。</p>
“没错!这首《满江红》是老夫当年周游诸国,巧遇一落魄老将,有感而发所作。”</p>
狄鸠侃侃而谈,把早刚刚酝酿好的谎话气势颇足的说了出来。</p>
有了诗仙的首肯,魏国使团登时又嚣张起来。</p>
“原来如此!我就说夏国太子小小年纪阅历不足,怎么可能写出如此意境诗句!”</p>
“狄诗仙历来才学</p>
非凡,在加上游历各国,见闻无数,能得此佳作,也算情理之中啊!”</p>
“夏国小儿!我就知道,以你那草包学问,根本就不可能写出《咏柳》与《满江红》!”</p>
“盗用诗句,简直无耻!夏国太子,赶紧给我们诗仙大人叩头道歉!”</p>
……</p>
大魏使团终于抓住机会,一边吹嘘狄鸠,一边更不忘贬低夏禹。</p>
二皇子夏文宫见此情形也想上前,再趁机踩一脚太子。</p>
但他目光一转,发觉夏皇神色古怪。</p>
略作犹豫,二皇子还是忍住,没有说话。</p>
他能忍,有人却忍不了。</p>
“夏禹!你不但不思悔改,死不道歉,竟还敢继续盗用狄鸠大人诗句!”</p>
“你实在是太给我大夏抹黑了!简直无耻至极!”</p>
三皇子夏文杰忍不住跳了出来,对着夏禹就是一顿斥责。</p>
用词之重,语气态度之嚣张,比之魏人都不遑多让了。</p>
这个老三是脑子被门挤了?还是谋划着想改姓“魏”了?</p>
夏皇看着自己这三儿子,眼中浓浓不满。</p>
但底下夏文杰还在兀自不觉的傻乐,他还以为自己是维护了正义,定能得到父皇和百官的青睐。</p>
“父皇,九弟这次的行为实在过分,您一定不能轻纵了他呀!”</p>
夏文杰搭手躬身,神色郑重。</p>
“闭嘴!”</p>
夏皇懒得跟他废话,而</p>
是直接怒斥一声。</p>
本来还等着夸奖的三皇子满脸惊诧与不知所措。</p>
他甚至怀疑,夏皇这是骂错人了。</p>
而这次夏皇心中却是无比清明。</p>
狄鸠说夏禹之前那首《咏柳》是盗用,夏皇的确动摇怀疑过。</p>
毕竟,诗仙招牌在那放着。</p>
但狄鸠这次开口,夏皇可不会再被蒙骗。</p>
我皇儿咏一首诗,你就说是你丢的,再诵一首,还说是你丢的?</p>
而且还是嘴上说说,毫无证据。</p>
这不纯粹就是说谎,想欺负名声不好的小辈,霸占下这两首惊世诗词吗?</p>
夏皇作为一国之君,很是了解这些文人表面高雅,实则沽名钓誉的本性。</p>
这狄鸠要是多年前就做出了这两首诗,他还能不屁颠颠显摆出来,为自己“诗仙”的名头增光添彩?</p>
所谓“人情练达即文章”。</p>
这“人情”,夏皇可是看得透透的!</p>
夏皇不再犹豫,正襟危坐。</p>
“太子,朕来问你最后一次!”</p>
“这两首诗,确实你所作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