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当真是无知者无畏啊!”</p>
狄鸠愣怔片刻,终于讥讽的笑了出来。</p>
以他这许多年游历各国所见,如今世上,所有大才之士都拢到一处。</p>
恐怕也难写出能比拟那《咏柳》的诗句了!</p>
虽然他不知道夏禹是在何处得到此诗,但却能万分肯定,这诗绝不会是夏禹这年轻小子能写得出来的。</p>
狄鸠讥笑完,他的“后援团”也赶紧跟上。</p>
“这夏国太子当真是可笑的紧!狄鸠大人如此宽宏,他居然还不低头道歉?”</p>
“写!让他写!我倒要看看,这小子到底能写出个什么玩意儿来!”</p>
“哈哈哈!没错,我等便在此处等着!等着欣赏太子殿下的大作!”</p>
……</p>
这帮文人,真是把嘲讽与聒噪都做到了极致。</p>
夏禹深吸一口气,只把这些噪音当做野狗乱吠。</p>
他没耐心再废话,而是背手上前,朗声便咏诵起来:</p>
“题:竹石。”</p>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p>
这?</p>
吵吵闹闹的金銮大殿霎时安静下来。</p>
虽然两句,但这诗句已现不凡之势。</p>
大家还没等反应分析,就听得夏禹又继续诵出下阙:</p>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p>
嘶……</p>
诗句已成,阵阵吸气声紧随其后。</p>
夏禹虽是随口吟来</p>
,但大家却被深深震撼了。</p>
谁能想到,平日招猫逗狗,不学无术的太子殿下,居然真能出口成章,做出如此超凡诗作。</p>
本来满面讥笑的狄鸠此时面色逐渐由怔忪,变为惨白。</p>
这,这小子怎么可能知道同时知道两首如此水平的古诗。</p>
狄鸠第一反应自然是夏禹盗用了古籍诗句。</p>
可他自问遍揽古籍诗册,古今诗句他可说都能倒背如流。</p>
为何我就从未看到如此惊艳的古诗呢?</p>
难不成,这大夏国内其实暗藏着从未出世的古籍名著?</p>
无数猜测在狄鸠心中翻涌,可此时情状却不容他多想。</p>
双眼微转,他故作淡定的抚着自己的胡须:</p>
“哈哈哈!太子殿下,你这《竹石》虽然也算不错,但与老夫所作那首《咏柳》可是比不了吧?”</p>
“我那《咏梅》言浅意深,意境非凡!”</p>
“你这所谓《竹石》吗,虽同为咏物,但仍旧是稍显做作,意境用词都稍显遗憾啊……”</p>
狄鸠一边比较两首诗,一边还轻轻摇头。</p>
好似,夏禹把一首好诗毁了一般。</p>
嗯?</p>
本来正沉醉在诗句中的学子们被他说的一愣。</p>
这,比不了吗?</p>
《竹石》这诗绝对也是传世之作。</p>
可若是,拿来与之前的《咏梅》相比……</p>
这如何比较啊?</p>
狄鸠</p>
的话自然让许多人心中不服,但他名声实在太大,一时也无人敢出言反驳。</p>
而且,以他们的学识口齿,想要辩赢狄鸠?</p>
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p>
右相崔泽此时就是皱眉凝噎。</p>
这两首诗明明所颂之物不同,自然会有所差别。</p>
可若说孰好孰坏,这根本就比不出什么上下啊!</p>
崔泽虽然心中清明,可奈何这些年已经把心思都用在官场上了。</p>
书本学识,诗词评鉴这些年轻时“风花雪月”,崔大丞相早就抛诸脑后了。</p>
现在,虽然想维护夏禹,为他说话。</p>
可奈何才华有限,这想夸夸《竹石》,却也不知如何下嘴啊!</p>
“狄鸠大人所言甚是!”</p>
魏箫其实与他人一样,被夏禹这新诗深深震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