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东南失安,百姓遭屠。圳理应亲往东南,杀倭寇,定山河,护百姓,扶社稷!</p>
朱氏列祖在天有灵,请佑朱氏子孙义武奋扬!率三军御外辱,请长缨灭强寇!</p>
苍天在上,请佑大明武运之昌隆!</p>
他日安定东南,跃马扬刀,扬我明旗于倭都,可告慰列祖列宗在天之灵矣!</p>
犯我大明者,虽远必诛!跳梁者,虽强必戮!”</p>
一般古代的檄文都是晦涩难懂,一堆生僻字。根本起不到激励士气的作用。</p>
朱栽圳的这篇檄文,却夹杂了后世软文言和一定的白话。通俗易懂,读起来令人热血沸腾。</p>
特别最后那句“犯我大明者,虽远必诛!跳梁者,虽强必戮!”更是振聋发聩。</p>
严嵩这一回没有拍马屁的想法,他发自内心的喊了一声:“景川王,好气魄!”</p>
徐阶心中暗笑:你以为平倭是过家家呢?光有气魄有个屁用?</p>
朱栽圳,我等着你在东南撞得头破血流、丢掉王爵甚至性命的那一天!</p>
心中虽笑,徐阶表面上还是装出了一副心潮澎湃的样子,赞叹道:“景川王,当世卫霍也!”</p>
这次御前扩大会议就这样结束了。最后的结果是,朱栽圳前往东南,一年内平定倭患!</p>
嘉靖帝、严嵩父子认为朱栽圳是自信过了头。</p>
徐阶、高拱那群裕王党则认为朱栽圳是狂妄!</p>
朱栽圳自己信心满满:呵,我知道,一定会有人说我狂妄。</p>
我的狂,是有来由的!</p>
因为我清楚东南那些倭寇头子,也就是我的对手,他们的优势和弱点。甚至对他们的性格都一清二楚!</p>
同时,我清楚即将成为我手下随员的那些人,他们的长处和短处!</p>
要知道,大明朝的整部历史都在我脑子里装着呢!</p>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p>
而我,大明景川王朱栽圳,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平定东南的英雄!</p>
群臣散去。</p>
永寿宫大殿中,只剩下朱栽圳和嘉靖帝两个人。</p>
嘉靖帝已经从《平倭檄文》的热血沸腾中恢复了冷静。</p>
他阴晴不定的看着朱栽圳,说:“圳儿,上前来。”</p>
朱栽圳走上前去。</p>
嘉靖帝抡圆了胳膊,“啪”,狠狠扇了朱栽圳一个耳光!</p>
朱栽圳的嘴角直接被嘉靖帝扇出了血!</p>
嘉靖帝打完儿子就后悔了,他问朱栽圳:“圳儿,疼不疼?”</p>
朱栽圳实话实说:“疼!”</p>
嘉靖帝怒道:“战场上刀剑无眼!被倭寇砍一刀,比这个更疼!”</p>
说完嘉靖帝像是一个无助的老父亲般,瘫坐到了青纱帷帐边。</p>
朱栽圳主动坐到了他身边:“父皇,我知道您打我是因为担心我。”</p>
嘉靖帝叹了口气:“唉,你以为打仗是件好玩的事儿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