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百度文学 > 股票作手回忆录 > 第一章 不要问为什么,原因总比机会迟到很久

第一章 不要问为什么,原因总比机会迟到很久

第一章 不要问为什么,原因总比机会迟到很久

我小学1刚毕业2就直接工作了,在一家证券公司做杂工,负责更新交易大厅里报价板上的价格。我对数字很敏感,因为我在学校学过一年算术,它本来是一门三年的课程。有个客户常坐在报价器旁边,把最新价格大声读出来,我尤其擅长心算,所以对我来说,他读得不算快,我能轻松跟上。我记数字向来很快,一点儿都不费劲。

公司里还有很多其他同事,当然,我和他们都成了朋友。但我就是干这个的,很忙,市场交易活跃时,我从早上10点一直忙到下午3点,所以也没多少时间聊天。当然,工作时间我也不喜欢聊天。

但是,交易再忙也没有妨碍我的思考。在我眼里,那些数字并不代表价格,也就是每股多少钱。它们只是数字。当然,它们必然是有某种意义的;它们总是在变。我只对一样东西感兴趣,那就是“变化”。至于它们为什么变,我不知道,也不在乎,我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我只是知道它们在变。这就是我平时5小时、周六2小时在思考的东西:它们不停地在变。

这就是我对股价行为产生兴趣的开始。我记忆数字的能力不错,能回忆起前一天股价表现的细节,对心算的爱好就这样帮上了我的忙。

我注意到:在任何涨或跌之前,股价总会出现某些“习惯”,如果可以把它叫“习惯”的话。类似的情况一再重复,没完没了,于是成了某种征兆,可以为我指示其走向。虽然我只有14岁,但已经默默地观察了几百次同样的情况。于是,我发现自己开始不自觉地比较今天和昨天的波动,看自己测得准不准。不久我就开始有意识地预测价格的走向,就像我刚说的,唯一指导我的,就是股价过去的表现。我脑子里装着“内幕”,眼瞅着价格一路奔向我预测的结果;我还给它“计时”,你知道我是什么意思。

比如,你会发现某些点,买进和卖出基本上差别不大。股市就是战场,而波动线就是你的望远镜,靠它你就能有七成的胜算。

我很快就学会了另外一个道理:华尔街没有新鲜事,不可能有的。投机3像群山一样古老,亘古长存,从未改变。股市上今天发生的事,过去曾经发生过,将来也会再次发生。一直到今天我都没有忘记这一点,我想自己一直在努力记住,某些事是在什么时候怎么发生的,我记住了这些经历,它们使我在交易中少交学费。

我很痴迷这个预测游戏,由于特别想预测所有活跃股的涨跌,我特意买了一个小本,把我看到的信息都记下来。这可不是所谓的“虚拟交易”;很多人做虚拟交易,赚几百万也不狂喜,赔几百万也不怕自己会进救济院。4我只是记下自己测得对不对,也就是动态的方向;其实,我最感兴趣的还是检查自己测得准不准,也就是我猜对了没有。

比如吧,在研究了一支活跃股一天的所有振荡后,我就可以得出结论:这种波形以前出现过很多次,之后它会突破当前价位810个点5。周一,我通常会把股票名称和价位记下来,参考它之前的表现并预测周二和周三的走势,到时候我就会拿着报价器打出来的明细做实际验证。

所以我开始对报价器产生了兴趣,在我脑子里,那些波动从头到尾都暗示着它将上扬或下跌。当然,波动总是有原因的,但报价器不会告诉你为什么,它不解释原因。我14岁时就没问为什么,现在我40岁,我也不问。今天涨跌的原因,也许两三天、几周甚至几个月之后才知道。但知道了又有什么用,不知道又有什么关系呢你和报价器的关系,就在当时当下,而不是明天。原因可以以后再说,而现在,你要么立刻行动,要么丢掉机会。6我一次次亲眼见证了这条真理。你应该记得前两天,市场上所有股票都在猛涨,而空管公司的股票却跌了3个点。这是事实,是结果。后来星期一董事会说不分红了,这就是原因。董事会早就知道公司的决定,所以即使自己没有卖出,至少也不会买进。内部不买进撑盘,价格没有理由不跌。

我在自己的小本上记了大概六个月。下班后我并不直接回家,而是记下那些我想要的数字,用来研究变化。我一直在寻找完全一样或类似的波动。其实我已经在学习如何读盘了,尽管当时我没意识到这一点。

一天,我正在吃午饭,一个比我大的杂工跑过来,悄悄问我有没有带钱。我说:“问这干吗”

推荐阅读: 甜妻在上:老公,慢一点 一念情深:先生轻点爱 来自山里的孩子 追逐你的光芒 修仙狂徒在都市 贞观大才子 在爱情的世界里纠缠至死 姻缘录本 我的菩提男主 暖妻入怀:禁欲老公,放肆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