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要比晋帝司马邺还详细。”</p>
而弘农公主身为这么个人物的儿媳,外加自身公主光环</p>
的加持之下居然在史书上落得个下落不明的结局,这着实有</p>
些不合常理。"</p>
“毕竟弘农公主并不像临海公主那般在逃难时失散了,她</p>
在永嘉之乱后甚至与傅抵傅宣在河阴建了行台,招兵买马准备</p>
去营救怀帝呢。”</p>
正如朱祁镇所说。</p>
弘农公主这个人物在史书上的记载不多,但却存在着很多</p>
无法解释的疑点。</p>
除了朱祁镇提到的那些之外,傅宣的去世同样非常违和。</p>
历史上傅抵是在汉赵河内王刘桑进攻盟津县时因为疾病</p>
病逝的,去世前还强撑病体写了封给儿子的信件。</p>
一些晋史学者经过考证,认为傅祗的死因应该是急性肾衰</p>
竭或者肠胃炎二者之一。</p>
而在关于弘农公主的史料中,居然描述的是傅低、傅宣近</p>
乎同时病死,在没有传染疾病的情况下,这种概率说实话真不</p>
怎么高。</p>
同时可以肯定的是。</p>
后来刘粲迁移的民众中也没有傅宣和弘农公主的踪影,实</p>
际上刘粲对于傅抵的后代还是挺友善的-一他把傅抵的孙子</p>
傅纯、傅粹及官民两万余户迁到了平阳,汉赵昭武帝刘聪即位</p>
后追赠傅抵为太保,并任命傅纯、傅粹为给事中。</p>
所以与之前的神宫皇后一样,在《永乐大典》出世之前,</p>
史学界对于弘农公主的去向就颇有猜测。</p>
有的学者认为弘农公主出海去了马来西亚,有的学者则认</p>
为她去了棒子的半岛,还有一些人认为她东渡到了霓虹。</p>
没办法。</p>
在史料有限的情况下,很多历史人物或者事件的真相都只</p>
能靠猜测或者分析。</p>
“而在《永乐大典》之中,我们终于找到了关于弘农公主的</p>
详细记录。”</p>
朱祁镇指着手中的永乐大典,用别有韵味的语气悠悠诵读</p>
起了某段内容:</p>
“【祗,宣偕公主归于祖逊,累陈北伐之志于元帝,帝不</p>
耐之,数辞其请】。"</p>
“【太兴元年春,倭国君来纱别尊使节至,觐元帝而奏之,</p>
言其国君寿终将至,子嗣皆凡庸,难承国祚,故乞天朝赐贤以</p>
嗣其位】。"</p>
“【帝与王导、王敦共谋之,终以傅宣及弘农公主为遣倭之</p>
选】。"</p>
“【傅宣与弘农公主合时三年终抵倭邦,即治水辟田,广敷</p>
文教,国遂以仁德名】。"</p>
“【公主尝欲练倭卒以翼元帝北伐,然永昌纪元,王敦乱起,</p>
元帝愤满而崩,北伐之志,遂致中辍”</p>
朱祁镇在诵读内容的同时,头显也将对应的文字投放到了</p>
屏幕上,王通与张莹二人很轻松的便看清了上头的内容。</p>
这段文言文虽然和白话文有一些区别,但所表达的意思还</p>
是很清楚的:</p>
傅抵死去后,傅宣和弘农公主去投奔了一个叫祖邀的人,</p>
面见了晋元帝希望继续北伐。</p>
不过晋元帝受限于各方面的因素,多次驳回了二人的要</p>
求。</p>
后来倭国的来纱别尊也就是应神天皇派遣使者进贡,应</p>
神天皇表示自己时日无多,众皇子又极其平庸,便恳请晋元帝</p>
派遣能人接替他的皇位。</p>
元帝与王导、王敦商议之后,选择了傅宣与弘农公主为人</p>
选,二人带了大量的物资人才抵达倭国,傅宣的由此成为了霓</p>
虹所谓的中兴之主仁德天皇</p>
“唔,朱先生,我有个问题。”</p>
看完这些内容后,一旁没怎么声的王通举起了手:</p>
“就算应神天皇的儿子们水平很低,但这好歹也是个天皇</p>
的位置吧?”</p>
“结果应神天皇就这样‘上供'给了晋元帝是不是有点儿</p>
戏了?”</p>
朱祁镇闻言笑了笑,解释道:</p>
“王先生,您这个问题问的非常合理,但却可能忽视了一个</p>
情况。"</p>
那就是当时的霓虹国内可不是封建王朝制度,而是更</p>
加原始的部落文明。"</p>
‘天皇这个概念真正成为霓虹权力的最高象征,要一直等</p>
到公元七世纪也就是孝德天皇的大化改新之后。”</p>
而在那之前的霓虹天皇,更多接近于部落领袖的定义,也</p>
就是所谓的禅让制一一就像华夏古代尧舜禹的禅让一样,能者</p>
居之。"</p>
“同时应神天皇也是霓虹最早接触华夏文化的领袖,他在</p>
位期间极其直观的认识到了倭国与华夏的差距,因此自知时日</p>
无多后,便希望晋元帝能派遣使者来接手霓虹这个烂摊子。”</p>
最终经过商议,傅宣和弘农公主便成为了最佳的人选,史</p>
书上的弘农公主自然也就下落不明了。”</p>
正如朱祁镇所说。</p>
倘若是七世纪后的霓虹,你想让外人接手天皇的位置是绝</p>
不可能的,因为那时候的天皇已经真正成为了霓虹权力与精神</p>
的最高象征。</p>
但应神天皇时期却不一样,他那个时代甚至没有天皇这种</p>
称谓,顶多就是叫做王而已。</p>
不夸张的说。</p>
三四世纪的霓虹,也就脱离了茹毛饮血的时代没多久罢</p>
了。</p>
这种情况下整个文明内部压根就不存在什么嫡长子继承</p>
制,某种程度上当时的御神子也就是巫女的权力都和天皇差</p>
不多。</p>
加上应神天皇他老妈当年勤见魏王得到了不少赏赐,这些</p>
赏赐无论是文化还是技艺都堪称降维级别的打击,所以应神天</p>
皇自身对于华夏也是存在某些敬畏的滤镜的。</p>
不过这事儿倒也别笑人家,咱们近代的时候也对某些群体</p>
也有过类似的滤镜,并且还因此遭遇过重大的损失。</p>
如果不是后来真神天团力挽狂澜,某个叫otto的家伙真能</p>
把活蹦乱跳的兔子祸害成麻辣兔头。</p>
总而言之。</p>
在这种背景下,自知寿命将近的应神天皇便选择了向晋朝</p>
求助。</p>
然后·.</p>
某些可以冠以自古以来的事儿,就顺理成章的发生了。</p>
注:</p>
感谢南桥君打赏的盟主!!!</p>
月末加上双倍月票,大家有票的投点儿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