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百度文学 > 我妻薄情 > 第11章 暗传信

第11章 暗传信

陈家的老家在湖广一带,位于淮河周边。</p>

四年前,陈老爷在外头做官,陈老太太则随幼子居住在老家。</p>

那时正值春汛,连日暴雨,淮河水位不断上涨,本以为居住在县城定是无忧,却没想到如此厉害,直接淹没了整座县城。</p>

陈老太太的幼子外出,通知乡下的族人避难,却再也没有回来。</p>

洪水席卷而来,水淹没了宅子,仆人们四散逃命,陈老太太滑了一跤,差点淹死在水里。是程丹若跑回来扶起她,让她坐在门板上,两人在水中漂了两天一夜,才被陈家的族人救下。</p>

因此,陈老太太才携了程丹若,随陈老爷来江南居住。</p>

“是儿子不孝。”提及此事,陈老爷心中大恸,连连道,“叫母亲受了大罪。”</p>

“水患乃天灾,与汝何干?”陈老太太吐字浑浊,口气却坚定,“只是,丹娘既救我一场,我总要安排她的终身。”</p>

黄夫人暗暗恼恨,早知道有这一出,就不该这么快松口叫柔娘定亲。</p>

陈老太太盯上了孝哥儿,饶是她也觉棘手。</p>

做正妻,那是万万不行的。程丹若是绝户女,丧父又丧母,不是她说,陆家都不想娶,陈家更看不上了。</p>

妾也不妥,把亲戚家的女儿弄做自家妾室,知道的说他们怜悯孤女,给她个容身之处,不知道的还不定怎么编排呢。</p>

再说,尚未娶妻就纳妾,孝哥儿不可能说上一门好亲。</p>

这些道理,陈老太太不会不懂。</p>

黄夫人一时弄不清路数,不敢贸然开口。</p>

而孝字最大,做母亲的这么说,陈老爷也不能马上驳了,含含糊糊地说:“还是再看看,我总不会亏待了丹娘。”</p>

陈老太太城府极深,见状也不狠逼:“你说过的话,要算数。”</p>

陈老爷大汗:“母亲放心。”</p>

她这才疲倦地闭上眼睛,示意他们回去。</p>

黄夫人和陈老爷心事重重地告退。</p>

两人回到正院,只留心腹陪侍,低声商量。</p>

黄夫人欲言又止:“老爷……”</p>

“唉,母亲也是关心则乱。”陈老爷定下调子,“孝哥是长子,又已有秀才的功名,我定要为他说个得力的岳家才好。”</p>

黄夫人的心落回肚子里,苦笑:“做妾也不成,毕竟是亲戚。”</p>

这一点,陈老爷倒是无所谓,稍加思索就有法子:“这就要看母亲的意思了,倘若真舍不得,留下也无妨。程家说是死绝了,仔细寻一寻,总能找到,不过费些功夫。”</p>

他真情实意地感慨:“母亲先是遭难,又是生病,这点心愿总要为她达成,否则也太过不孝。”</p>

黄夫人不赞同,顾忌道:“如此,怕家宅不宁啊。”</p>

“这有何难?孝哥儿将来有了前程,自可携妻上任。”陈老爷道,“丹娘留下侍奉你我,岂不两全。你也知道,没有娘家的女人,无人撑腰,外聘指不定还吃苦头呢。”</p>

这是正理,程丹若留在陈家,亲戚情分在,不至于磋磨她,外头却是难说。</p>

黄夫人被说服了:“过两年再说吧。”</p>

两人达成一致,各自放下。</p>

而这件事,当事人之一的陈知孝不知道,在家待了三日便回苏州去了。程丹若却是在他离开的次日,便听到了风声。</p>

通风报信的是潘姨娘。</p>

那日,她的丫鬟悄悄来萱草堂,说潘姨娘不舒服,问程丹若能不能去看看。</p>

程丹若答应了。</p>

侍候完陈老太太的午饭,等她入睡,她便绕过后院的小花园,走夹道去往锦霞院的后院。</p>

这里住着的就是潘姨娘。</p>

“表姑娘安。”潘姨娘身边的丫鬟打起帘子,招呼她,“姨娘请您喝碗茶。”</p>

姨娘半仆半主,程丹若却是亲戚,正经的主子。故而看病不能说看病,得找个合适的借口。</p>

程丹若停下脚步,故作迟疑,才道:“姨娘有请,却之不恭了。”</p>

“表姑娘请进。”</p>

程丹若走进房间,一下便闻到浓浓的檀香。果不其然,在右边的耳房里,供奉着一尊观音像。</p>

潘姨娘正坐在窗边纳鞋底。</p>

“圆圆,上茶。”</p>

圆脸的丫鬟应了声,赶忙去烧水泡茶。</p>

“表姑娘坐,很久没见你了。”潘姨娘三十多岁,鬓边白发星星,家常的褐色夹袄,石青裙,头上只戴一支银簪,朴素至极。</p>

看这打扮就能知道,她在陈家等同于隐形人,已经无宠十几年了。</p>

她也是陈芳娘的生母,在黄夫人生下嫡长子前便生下了孩子。</p>

不过,千万不要误会,有人听到她在主母之前生了孩子,便先入为主,以为她是个典型的厉害姨娘,那可就大错特错了。</p>

在入陈家前,潘姨娘就被父亲嫁给了一个木匠,家中穷困,日子十分贫苦。唯一算得上幸运的是,她入门三个月就怀孕,生下一个大胖小子。</p>

推荐阅读: 我的极品美女总裁 总裁夜敲门:萌妻哪里逃 耀武天行 青元仙府 超品红包 萌宝来袭:妈咪大人,求大腿 万古皆妖 大明小官人 情网 食味娇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