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且看第二题!”</p>
稍微喝过一口茶,顺便给了双方足够的时间休息,国师耶律楚才再次动笔,当着所有人的面,奋笔疾书,写下了第二道灯谜。</p>
“凡间同白首,做鬼共销?”</p>
一看到公主手里提着的彩灯,辽国的贵族们就开始纷纷挠头了。</p>
很多人还在寻思第一题的奥妙到底和解,为什么会是那样的答案,这第二道出来,席间众人纷纷只觉得晦涩无比,根本没有半点头绪。</p>
扎西衮本能的也想说国师出题太难,被活佛瞪了一眼之后,他才开始硬着头皮,装模作样的也学着别人,似乎是摸着脑袋在冥思苦想。</p>
实际上,扎西衮连着谜面都看不懂,哪能猜出灯谜的答案是什么。</p>
吐蕃使节们,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商量。</p>
李次加三个僧人,包括之前先猜对一题的那位,此时三个人也是红着眼睛,盯着谜面,心里面没有半点儿头绪。</p>
“好像比之前更难了,王爷,我看,这辽国国师,纯粹就是拿我们取乐呢!”陆小昭不满意的撇了撇小嘴。</p>
她一度怀疑,耶律楚才是借着两国比斗,彰显他辽国才是文化底蕴最为深厚的一方。</p>
赵康闻言只淡然的笑了笑。</p>
拓跋兰接下赵康的难题,敢挑这个灯,辽国一方未必没有打着这样的算盘。</p>
陆小昭当然不是小人之心度君子</p>
之腹了。</p>
相比比较明了的第一个灯谜,这一题赵康也看到了难度,不过也就是稍微多了一些拐弯而已。</p>
对于后世见惯了脑筋急转弯的赵康来说,这些古代的灯谜,根本算不上太难,只要稍微别出心裁一下,就不难想出答案。</p>
乐呵呵的看了一会儿吐蕃人那边的反应,赵康也不在乎吐蕃人的面子,直接从仆从那边抓了纸笔,先写了答案。</p>
看到赵康那边动笔,自己这边却毫无一点动作,扎西衮顿时就急了,指着李次加三人就大声催促起来:“快猜,猜啊!猜不出来,本王子要你们的脑袋!”</p>
“咳咳……”李次加那边即便屠刀已经到了脖子上面,但没有办法就是没有,他即便被逼迫也一时想不出答案,只能用咳嗽声来缓解心中的恐惧。</p>
最后,还是活佛索南曲朗心中一亮,一把抓过纸笔,写了答案,来替他们解围。</p>
见到活佛亲自出手,李次加三人纷纷朝着活佛行礼。</p>
扎西衮则是喃喃很小声的骂了一句:“三个杂碎,算你们命大!”</p>
小小的波澜过去,双方的答案,先后到了耶律楚才的手上。</p>
耶律楚才也不啰嗦,首先就把赵康的答案打开,对着所有人的面公布出来。</p>
“风云?”</p>
“呵呵,定王不但擦思敏捷,这一手好字,也是叫人艳羡,不知是摹的哪位名家?</p>
”看着赵康的字迹,耶律楚才不断点头之间,对于赵康的答案,明显也是认同的。</p>
“原来是风云?这谜题,还真是别出心裁啊。”陆小昭感叹之余,看着赵康的眼神,更是充满了崇拜。</p>
她也是看到了答案,才能看到谜面的巧妙。</p>
赵康却能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将谜底猜出来,可见赵康学识的渊博,比她可是高了不止一点半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