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膳我没有去伺候,除了不想看到大少爷,还不想看到二少爷。这二人没一个好东西于是我谎称不适,便没有去。不过我看到彩蝶欣喜的样子,似乎很高兴二少爷回来。之前也不是没有发觉彩蝶的喜悦,只是那时心思都在太夫人身上,哪里还顾得了旁的现在闲下来我才有所察觉。
彩蝶一向谨慎,极少露出情绪。她这样的小女子的情状更是少见。难道彩蝶钟情二少爷
不对,不对。我摇头否定。彩蝶最是守规矩的,怎的会对主子动心况且二少爷那样恶劣的性子,怎配得上彩蝶的端庄必是我多想了。
此间无话。
转眼便到了年三十,是去岁迎新的日子。我与竹春、彩蝶比往常早起一个时辰,给太夫人准备新年的衣裳与祭祀的物件。其实这些东西早就备好了,只是今日是大日子,半点马虎不得。因是新年,就连我们这些坐下人的也少不得穿上喜庆的衣裳,一同沾沾这喜气。
筹备得差不多的时候,竹春跑去调了一壶浆糊,兴冲冲的说道:“今日是年三十,太夫人喜欢热闹的,我们把窗花贴上吧,也不枉我们剪了几日。”
我笑着摇头,竹春哪里是为了太夫人分明是她想贴窗花玩。彩蝶也只是笑着未多说,去将那些个窗花拿来。窗花本就是喜庆的物件,贴上也多了一分喜气。
正在我三人贴得不亦乐乎的时候,李嬷嬷已经伺候太夫人起身了。太夫人穿戴好,走出来见我们正在贴窗花,乐得高兴:“屋里添些年轻的丫头就是不一样,这屋里热闹多了。”
听到太夫人的话,我三人乖乖的跑过来给太夫人行礼拜年:“太夫人新年吉祥”
“好好快快起来”太夫人很是高兴,让我们三人起身,还拿出红包来分给我们。“过年了,出去买几件新衣,换换样子。”
“多谢太夫人”毕竟我三人年岁都不大,绕是彩蝶也不过十六,得了红包自然欢天喜地的。
“太夫人。”杨景在这时走进来。他今日也很不一样,往常黑色的软甲换成了暗红色,还带上了紫金发冠。虽说不上多喜气,可也让人耳目一新,毕竟男子只有大婚时才穿大红色,不比女子。杨景过来给太夫人请安:“杨景恭贺太夫人新岁安康”
太夫人高兴也塞给杨景一个红包。杨景平日里好似一个木头,今日也终于有了些喜悦的神情。我看了看身边的竹春,这丫头正看着杨景脸红呢
服侍过太夫人用早膳,我三人便跟着太夫人到百里府的前院进行新年祭礼,之后太夫人要接受晚辈扣拜。虽然太夫人从未说过,也总是乐呵呵的,可我还是看得出太夫人还是十分希望百里老爷和夫人回来的。希望大少爷和二少爷能让太夫人过个好年
祭礼与扣拜结束,太夫人还是要去念经的。今日是年三十,太夫人要比平常多念颂一卷经文,以求新岁平安。李嬷嬷伺候着,我等便闲了下来。竹春拉着彩蝶跑去厨房看年三十的年夜饭有哪些吃食,虽然下人的年夜饭与主子不同,可也比平常好上许多,也怪不得竹春惦念。
我不想去,便一人留在念慈庵。
走到庭院里的亭子里,我看着念慈庵的满园冬景。虽然满目萧瑟,可有几株白梅临霜而开,好看得紧。母亲在世时最喜欢梅花,她说梅花坚强,不畏寒霜,孤傲而倔强。母亲最喜欢搜集梅花的花瓣,然后晒干制成香囊随身带着。
走到白梅花树下,我拿出自己随身的帕子。俯身将地上的白梅花瓣拾起来,放在帕子上。在经历了大起大落之后,我终于明白为何母亲喜欢梅花。也许我也该同母亲一样,欣赏梅花的坚韧。拾了不少的梅花,我包好,打算回去也制一个香囊随身带着,这样也少些对母亲的思念。
“寞寒”身后传来杨景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