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却是老祖宗特意要留给念莜的。
宁氏让人呈上来,先看到一个红木小匣子,里面是一个四蝶穿花碧钿并一个油黄蜜蜡手镯,而旁边的黑色长盒子里,以白色绢布为衬的,却是放着些许虫草,并抱了些燕窝等滋补之物。
宁氏一见之下,不由得眼前一亮:“你外婆前几日还说,总觉得身子没劲儿,说是要补一补,只是这几年家里进得少出得多,外面要想找些好的又太贵,如今倒是好,老祖宗赏了你这个,你年纪小小,也受不得这补,倒是不如让我拿着去孝敬你外婆得好。”
念莜垂下眼,默了片刻,最后到底是轻笑了声:“也好。”
宁氏想了想,却是又道:“明盛楠表妹要过来府里玩,你这房里好歹准备些果子攒盘,再背些好茶水。”
念莜点头,阁前翻找一番,却是找寻记忆中的一个物事。
活了那么许久,经历了诸多世事,如今的念莜自然不会把区区几件首饰放在心里去。可是曾经的念莜,十二岁的念莜,却曾经因为一件首饰而凉了心。
如今回想起来,她和母亲愈走愈远,其实就因了这件事。
那个时候,念莜外表文静柔弱,内心却是倔强固执,自卑自傲之中,又有着十二岁小姑娘对未来的那点美好期望。
其实像她们这样的门第,到了年纪也该是为以后亲事打算的时候了,不是说马上定下来,而是逐渐出去见见人,也好让人知道这家姑娘长得如何。到了这个时候,十二三岁的小姑娘也就该打扮了,府里每年会为几个姑娘按照同一制式打造几样首饰衣服的,自然也不会缺了她们穿的用的,可是出去见人,只戴那么几样,真如冯嬷嬷所说,太过寒酸。
念莜那个时候年纪小,便是还没想到结亲那一层,可到底小姑娘家,爱美,心里也是盼着别人夸赞自己几句的。
念慧的首饰都是大太太拿着自己私房钱去百奇坊特意订制的奇巧花样,用的胭脂水粉也都是请人送南方捎来的,更不要说衣衫裙子,据说还是舅父家自己的成衣坊转为她做的。
念悦自然没有念慧那般手笔,却也不差的,二太太疼她,脸面上的事儿不舍的委屈她。
也只有念莜了,一年四季都是公中给做的那几套衣衫,首饰也是大家看惯了的样式。时候一长,别说别人,就是念莜自己心里也不自在。
到了那年的中元节,恰逢宫中得了一个小皇子,在凌秀宫里大摆皇宴,邀请内外命妇。当时也是当今顺宁帝高兴,随口说是让各家姑娘公子的也都过来,看着新鲜。因为这个,满燕京城里的姑娘们都开始准备起来,该穿什么样式的首饰,什么样的裙子,既低调不张扬又能别出心裁,那都是不知道费了多少心思的。
谁都知道,这是皇家宴席,对于她们这个年纪的姑娘来说,那就是光明正大在众多适龄公子少爷们面前抛头露面的机会,而且能够前去的少爷们,一个个身份都不低的,还会有皇子皇侄的。
念慧虽然没说,可是念莜都看在眼里了,大太太老早就悄悄地为她张罗呢。
没有人为念莜张罗,念莜自己思来想去,把首饰匣里的首饰全都一遍遍地看了,怎么也觉得有些戴不出去。虽说为了这次宫宴,老祖宗也说给家里每位姑娘都做新裙子和首饰,可是样式却是普通,不够新奇别致,甚至可以说是有些古板的。
小小年纪的她,到底是自尊又自傲的,还有点小小的虚荣心。
她长得并不差,平日里读书也并不笨,可是不善言辞,打扮老旧,又不得老祖宗喜欢的,悄无声息地跟在大姑娘念慧后头,便是偶尔间有人惊诧她那已经逐渐显露的绝色之姿,可那惊叹也很快便淹没在对念慧端正大方的赞叹中了。
她也希望能够让大家惊叹连连,也希望别人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
小小年纪的念莜,对着自己寥寥无几的首饰匣子,就那么动起了脑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