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百度文学 > 一世骁雄 > 第三百八十九章风起云涌

第三百八十九章风起云涌

宣嘉二十七年,五月,道君皇帝驾崩,庙号世宗。</p>

太子赵元檀于灵前继位。</p>

八月,陇右节度使平北侯马巍病故,其子扶灵返京,追赠其上大将军,宁国公,谥武穆。</p>

九月,侍卫亲军步军司都指挥使傅津川去职,迁任陇右节度使。</p>

翌年,改元正熙,是为正熙元年。</p>

正熙元年七月,青唐犯陇右,节度使傅津川率军逆击,大破之,斩首三千。</p>

追之,再破敌,俘斩过万。</p>

正熙二年夏,傅津川率八千铁骑突袭河湟,击红莲余部,六战六胜,将红莲余孽几乎诛尽,围杀了红莲道元帅方蛟。并屠灭了数个与红莲暗通的羌胡部落。</p>

随后将贼酋之首传阅陇右各部,震慑诸胡,示之以威。</p>

正熙三年秋,青唐大军拓跋戈至郁标川,演武犒军,以提振士气。被陇右风闻曹得知。</p>

妹夫仇鸳求战,傅津川与其八百弩手。</p>

仇鸳率军行至郁标川,其下八百众见青唐军势庞大,纷纷请命还师。</p>

仇鸳却力排众议,主动出击,以八百众击青唐大军,两军相接时天降大雨,仇鸳提刀掠阵,余众胆气大壮,随后舍弃弩弓,短兵出击,大破之,斩首数千,获牛马万余。</p>

仇鸳之勇,名动边陲。</p>

正熙四年末,皇帝染疾,急招傅津川回京。</p>

傅津川率亲卫疾行,在萧关外遇袭,幸有皇城司高手接应,加之亲卫力战,幸免于难。</p>

正熙五年初,傅津川返京,急召入宫。</p>

已经是大内首宦的田辅国亲自引路,一路畅行直入大明宫。</p>

数年之后,他看到了坐在榻上,等候多时的檀哥儿,那个曾经满怀雄心壮志的太子殿下,仅仅在登基五年之后,就已经变成了如今这副模样。</p>

“臣傅津川,拜见陛下。”</p>

寝殿之内,在傅津川觐见的之前,就已经被清空了,眼下只有君臣两人。</p>

“三郎,你来了,咳咳咳...”</p>

虽然在回来的路上已经有了心里准备,但看见眼前形容枯藁的赵元檀,傅津川还是震惊不已。</p>

还不到五年,怎么就成了这副光景...</p>

“三郎...我有事问你。”</p>

此刻赵元檀的语气十分的郑重。</p>

“你帮我拿个主意,若立储君,延烈年幼,这天下,他能坐的稳吗?还是,交给老六?”</p>

傅三郎听后震惊不已,“陛下春秋鼎盛,何故有此言?”</p>

立储之事,自然是事关重大。</p>

赵元檀的长子,在他登基之前就病故了,如今有五子在世。</p>

赵延烈原本是嫡次子,如今却是嫡长,却只有六岁。按照《皇晋宗训》,赵元檀若有个万一,作为作为嫡长子的赵延烈名正言顺,即便还不是太子,也是第一顺位的储君。</p>

但他实在太小了,只有六岁,其母吴皇后也在前年病逝了。</p>

而赵元檀口中的老六,是先帝的第六子,赵元檀的同母弟,同为已故郭太后所出。</p>

兄终弟及,也说得过去。</p>

赵元楹如今是剑南西道节度使,在任七年,倒也安安稳稳,若说他能做个守成之君,倒也不错。</p>

总比六岁的孩子,能安人心。</p>

但是,人总是有私心的,天子也不能例外。</p>

赵元檀当然是想让自己的儿子继承大宝。</p>

但这对国家天下来说,六岁的孩子,只能做个傀儡。</p>

若是吴皇后和郭太后还在,以太后或者太皇太后监国摄政,倒是能延缓。</p>

但如今这两人已经先后病故,六岁的孩子若没人看顾,他甚至难以活到成年。</p>

更遑论,他还有一把让人眼热的椅子。</p>

傅津川沉默了好一会儿,他并不想开口。一来是赵元檀还不到四十岁,虽然看着身体不佳,但很明显不该是考虑立储的时候。</p>

出身贵胃的他很清楚,涉及到皇位更替,从来都是血雨腥风。</p>

推荐阅读: 重生之登仙路 爆宠痞妃:殿下,乖乖就寝 村野小财主 诡噩空间 医妃羞羞,王爷太辣眼 耀武大帝 金融心理学 隐婚99天:首长,请矜持 省委大院(全本) 云行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