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百度文学 > 一世骁雄 > 第四章西京

第四章西京

大晋朝设置五京,除了国都上京城以外,还有四大陪都,即西京大兴,北京晋阳,南京兴元,东京建邺。</p>

其中西京大兴府位于关中龙首原东南,形胜之地,其规模并不下于上京城,太祖在平定天下后,其实一开始选择的都城就是大兴。</p>

但彼时关中因为战乱,破败不堪,甚至一度粮食短缺,就食都成了问题。</p>

所以到了太宗朝开始,就常在缺粮时带着满朝文武前往水运发达的上京就食。</p>

等到了大晋的第三任皇帝,宣宗时候,上京城就成了事实上的国都。</p>

作为曾经国都,所以大兴府仍旧居住很多宗室和勋贵,其中最为显赫的就属如今的西京留守雍王赵审理。</p>

雍王一脉是太祖之后,一向恭顺,赵审理又是天子的叔叔辈,在宗室中的辈分和名望都非常高,所以被任命为西京留守。</p>

要知道西京留守权限极大,节制关中的十万禁军,兼管关中军府卫所。</p>

而赵审理得知傅懋修到了西京之后,立马请大兴府内的其他宗室勋贵作陪,宴请这位天子心腹。</p>

同时令留守府全力配合西行军马的征调。</p>

傅懋修在收到雍王世子亲自送来的请帖之后,还特意问了宴请的都有谁?</p>

在得知歧王、襄平郡王、蓝田侯、平阳伯等多位宗室勋贵,还有大兴府尹出席之后,欣然前往。</p>

傅懋修倒不是摆谱,只是为了避嫌。这么多人出席就代表这是公宴,他可以放心前去,若是只宴请他一人,那这就万万不能去了。</p>

傅懋修前去赴宴,傅津川就带着几十号扈从在大兴城的西市逛逛,看看有什么新奇玩意,顺便补充一下物资。</p>

到了中午,就找了西市有名的一家羊汤馆子吃午饭。</p>

几十人,正好把店里的几张桌子坐满了。</p>

熬成乳白色的羊汤香气四溢,热气腾腾,就着店里的烤着金黄的芝麻烧饼,那叫一个香。</p>

傅津川这几十号扈从,年纪小的跟他年岁仿佛,都是世袭部曲,自幼陪着傅津川的习武做伴当护卫的,剩下的都是壮年汉子,又都是习武之人,饭量都大的很。闹得后厨切肉和做烧饼的师傅都忙的不可开交。</p>

“这汤味道不错,不比上京城的差。”</p>

听着傅津川的评价,掌柜的脸上笑意都多了几分,颇为自豪道。</p>

“郎君说的是呢,说道这羊肉啊,还是咱关中的更好些。不是额老陈说大话,这大兴城额家的羊汤那也是鼎鼎有名的,不少大人物来这喝过汤的,当年英国公傅大帅当西京留守的时候,就来额家喝过羊汤,傅大帅那叫一个威武。”</p>

“哈哈哈。”</p>

几十个扈从一听这个老板说道郎君祖上,都笑了起来。</p>

“你看你们笑啥呢嘛,额老陈从不说大话。”</p>

“哈哈哈哈。”</p>

“算咧算咧,额不跟你们说这个,各位上京来的好汉吃好喝好。我去后边再给你们催催。”</p>

等老板去了后厨,傅津川则煞有其事的问道,“黄老,我阿翁真来过这吗?”</p>

黄振弓点点头,“应该是来过,不过老家主当年在这大兴城五六年时间,城里但凡是有点名气的吃食他都去吃过。太多了记不清了。”</p>

傅津川一副原来如此的表情。</p>

不算是说大话,可这话也没什么可值得称道的。</p>

因为外面的好多铺子都可以说:“当年...”</p>

用过了午饭,傅津川在西市上闲逛,有几个扈从这边就跟傅津川告假,说要去城中有名的平康坊找点乐子去。</p>

傅津川想都没想都让他们去了,毕竟都是壮年汉子,打仗又不能带家眷,谁还没点需求了。</p>

于是几十个人散了大半,只剩下十几个人,多是国公府部曲出身的少年郎,跟在傅津川身边。</p>

“老郑,你怎么没去?”</p>

傅津川笑着问道身旁一个汉子,身高八尺有余,看着得有三十五六的年纪,一脸络腮胡子,两百多斤的身材看着极其雄壮。</p>

“别说了郎君,我这大腿快磨出茧子了,这几天马骑得我是腰酸背痛,还哪又那个心思了。”</p>

“哈哈哈哈。”没去扈从都发生大笑。</p>

老郑名叫郑逢春,是上京城中有名的屠户帮的帮主,人称郑屠户。一脸胡子看着老成,其实不过二十四五的年纪。</p>

天生一副好气力,也练过些拳脚武艺,在上京江湖道上也是赫赫有名的凶人。</p>

傅津川大宴“上京群雄”的时候,跟他们说若是有想从军谋个前程的,可以跟着他一起去西北。</p>

郑逢春当时脑子一热就吵着要跟“忠义三郎”去砍胡人的脑袋,挣个军功做将军。</p>

推荐阅读: 重生之登仙路 爆宠痞妃:殿下,乖乖就寝 村野小财主 诡噩空间 医妃羞羞,王爷太辣眼 耀武大帝 金融心理学 隐婚99天:首长,请矜持 省委大院(全本) 云行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