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材料成本、运输成本、加工成本的节省;
F.在确保质量的同时尽量提高效率……
这样一系列的步骤,而这些步骤则可以再次细分:
a.原因的分析以及对策(应当寻找什么资料);
b.对策的实施与维持该如何执行;
c.目前的客户哪一些是出现信用危机必须采取策略挽回的;
d.市场上又有哪一些潜在的可以挖掘的用户;
e.材料运输成本是否可以寻求其他供应商;
f.效率的提高需如何安排人手……
不断地一步步细分下去,你就可以在细分的同时意识到任务的艰巨以及紧急,所要考虑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而当具体实施起来,你又会发觉自己的目标会时常因为各种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必须重新调整,比如海关税收的提高让你在成本上不得不将其也考虑进去,比如人事的变迁导致你不得不花点时间来让刚来的新人上手业务……所以,这一些细化出来的目标可以让你在面对现实问题和突发问题时更加有弹性,更加灵活。
在以往的拖延时,我们总是不知不觉地会把注意力集中在最终目标上,这个目标的艰巨也容易使人产生退缩心理。所以,将目标细化更能让拖延症患者意识到自己前进的目标该在哪,而细化的一个个小目标的达成并不困难,这样也有利于分散对于最终目标的过分关注。当一个个细小的目标都如约而至般地达成后,你会发觉你不知不觉间,已经达到了自己的最终目的。
(2)步骤
在我们将自己的目标无限地细化之后,那些零碎出来的一个个更加细小、几乎举手之劳般的目标就是我们的步骤。完成一个小目标,就是一个小步骤;完成几个连续的小目标,就达成了你的最初阶段。这一个个小步骤实在是极为零碎,它们大致上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所有的步骤从本质而言都是极为机械而重复。比如,小苏是一个作家,他需要在截稿日之前完成一本大约十万字的作品。假设他已经完成好了所有相关资料的寻找和阅读,他需要做的步骤就是每天写多少个字。一天三千字的话,就刚好可以在一个月内写完。这种步骤每一个都非常清楚明了而且机械重复,没有必要特地还去写一个时间计划表,更无须强迫自己要在几点开始动手,他需要做的只是每天晚上打开word的字数统计,计算他每天写下的字数是否达到了这个目标。这一类步骤做法,我们称之为砌城墙类步骤--一砖一瓦慢慢地构筑,没有任何多余的步骤,而凭借着机械重复的日积月累最终砌成的城墙,就是你目标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