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属下乃是一介武夫,对这些雅事本不好多做评判。不过既然大人问起,那属下就斗胆表达一下自己的愚见,以属下看来,徐大家这虎画得的确是栩栩如生,只是这个“猛”字,那就恕属下眼拙了。更何况,这山中自由蛟龙在,这归山虎,怕是也称不了王吧。”
相国闻言本是微笑的脸色更加舒缓了,继而转化为大笑,道“哈哈哈,本相入朝为官已经三十载,先后培养了杀残死戮四大高手,这几人里面,你跟随我的时间最长也最为懂得本相的心思。哼,五代奔雷公,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娃娃罢了。这长京的深水,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就想要淌,就不怕淹死咯。”
未时,长京城东街道护国元帅府。少年静静的站立在大门前,这里的装潢还是一如八年前的样子,由于府上还留有几个下人居住打扫,宅邸倒是也没有显得太过陈旧。只是比起幼时记忆中的门庭若市,大气庄严,这萧瑟冷清的样子就实在显得有些凄凉了。
身后,一只手轻轻的拍了拍少年的肩膀,低沉的声音缓缓说道“小思,别多想了,奔雷荣光,战神名号,当年失去的一切,我们都会从现在开始一点点重新拿回来的。”说话的人,看上去比少年年长不少,他叫陈虎阳,其实也就二十五岁的年纪,只是黝黑的肌肤,高大健壮的身材,才让他看上去显得特别成熟。被称作小思的少年全名叫唐靖思,曾经的帝国柱石奔雷大公唐家的第五代继承者。自两百年前初代奔雷公开始,奔雷唐家几乎就是胜利的代名词。最初的卫国只不过是西疆一个边陲小国,距今两百零七年前,卫国第三任国君年少即位,励精图治,选贤举能,一路拓展版图才使卫国逐渐走向强盛之路。而这其中,初代奔雷公天赋卓绝,战无不胜,又多次力挽狂澜,立下赫赫功劳。与当时的国君两人关系即是君臣,也是义结金兰的异姓兄弟。在那场史书上著名的岳陵水战中,初代奔雷公于铁桶阵中救得国君脱险,并以火计大败当时的中原霸主晋国,自此卫国崛起变得势不可挡。战后,国君钦赐唐家世袭奔雷公爵位。
初代逝世之后,偏偏二代奔雷公也是一个惊才艳艳的人物,卫国军队在那一代直接吞并了整个西方版图;再之后的三代,虽然没有继续开阔疆土,却在北抗蛮族,南战鬼族上取得赫赫威名。这也就导致了奔雷唐家在卫国的地位越来越高。最令人奇怪的是,一般君王都畏惧臣子功高盖主,可偏偏每一任卫国国君都对唐家信任非常。这样一来一去,便造就了奔雷唐家的战神传说。但,就在十年前的时候,有关唐家所有的神话都戛然而止了。
那一年,姜国国君叶峰华暴毙,第四代奔雷公唐尚在一片期望统一之声中东征姜国。所有人都期待着唐尚给奔雷的名号再填上新的辉煌。却万万没想到,就是这一战,终结了两百年来唐家的不败神话。本来呢,胜败乃是兵家常事,但是两百年来,奔雷的名号太过震撼。以至于整个卫国上下都坚定的相信着奔雷军旗所到之处,就是卫国疆土的说法。而这一次出征,大军才刚刚抵达姜国边境益州,就迅速的遭到了溃败
。七万英魂留在了姜国境内,号称一骑当千的奔雷骑兵团最后仅剩五百骑生还。一时舆论的导向将唐家推上了风口浪尖,过去的光芒实在太过耀眼,而登的越高,就容易摔得越重。这一役,没人在乎唐尚为何失败,没人在乎具体的过程。人们只知道,帝国的柱石,最坚韧的长矛,一败涂地。回国后,为平民愤,在以大相国黄瑜为首的一众文官建议之下,唐尚被解除兵权。幸得军方一众将领死谏,才不至于落得个撤爵的下场。只是遣送回乡,终生不得问政,待得独子成年继承爵位之后,才能返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