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安殿。</p>
百官纷沓而至。</p>
文官排左,武将排右,各就各位,静静等待皇帝上朝。</p>
尽管群臣默不作声,但是所有人都知道,这只不过是风暴来临前的平静罢了。</p>
“皇帝临朝,百官参拜!”</p>
随着秦牧的走上御座。</p>
文武百官纷纷躬身齐拜。</p>
“参见陛下!”</p>
“众卿平身。”</p>
秦牧环视群臣,眸中升腾着熊熊战意。</p>
兵权之争,今日即将落下帷幕。</p>
可是他和宁党的战斗才刚刚开始,因为皇权和相权的碰撞,历来是至死方休。</p>
“启禀陛下,昨日定下的武策选将之议,今日可以揭晓了。”</p>
尚书仆射陈群首先站了出来,手持笏板禀道。</p>
百官闻言,纷纷翘首看向武将行列的赵错,许多人眼中不由露出了艳羡之色。</p>
要知道在朝堂上秀操作当主角,本就存在感极高,更何况是朝野瞩目的兵权之争。</p>
所以,许多文官武将恨不得自己能代替赵错……在朝堂大秀一把。</p>
“赵错,你的武策可有写好?”</p>
秦牧看向武将行列的赵错,淡淡问道。</p>
“回陛下,末将收到旨意后,便连夜写出了一篇武策。”</p>
赵错走到大殿中央,手捧武策,神情得意道:</p>
“请陛下和诸位同僚共赏。”</p>
冯平见状,当即走下去接过武策,而后回到秦牧身边请示。</p>
秦牧吩咐道:“念!”</p>
冯平随之念道:“自古圣人用兵者,必攻不守,趁虚而入,以正相合,以奇制胜,奇正相生,奇正相合,变化无穷……”</p>
赵错这篇武策先以古人兵法为切入点,而后慢慢引入自己对胜敌的理解,洋洋洒洒有两千余字。</p>
但不得不说,他对纸上谈兵有着独特的见解,可谓是文采飞扬,兵论精辟,武策论试的魁首实至名归。</p>
左侧的众文官听得如痴如醉,惊叹不已,恨不得当场宣布赵错赢了。</p>
“赵将军不愧是大云武策第一人,今日这篇武策比之去年夺魁武策更加华美,更加精辟。”</p>
“是啊,赵将军年纪轻轻,却隐隐有了千年前孙子的风范,真乃当世武圣啊!”</p>
“有了珠玉在前,瓦石岂能争锋;依老夫看,蒙侍郎的武策就没必要拿出来了。”</p>
“哈哈哈,曹御史所言正是众人心声,蒙侍郎为了名声着想,想必不会献出武策丢人现眼吧。”</p>
一时之间,宁党官员皆以为胜券在握,窃窃私语间尽是一片嘲讽之声。</p>
蒙洵恨恨的瞪了这</p>
些人一眼,可心中却不由暗叹起来。</p>
面对赵错精辟的武策,他几乎对秦牧失去了信心,也对三大营兵权失去了信心。</p>
“启禀陛下,赵将军的武策已宣读完毕。”</p>
陈群拱手一拜,而后看向蒙洵略带讥讽道:“请蒙侍郎献出武策,当殿宣读。”</p>
于是乎,百官们的目光,又聚焦到了蒙洵身上。</p>
蒙洵站立难安,顿时老脸一红。</p>
冷汗‘唰’的一下,就流了下来。</p>
这让他有种上青楼夜宿,却没钱付嫖资的感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