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p>
王朝聘回过神来,重新坐直身体,并且把手中的纸张凑到了王敬之的面前:</p>
“王教授,你看看这上面的字迹,老夫怎么看着有些眼熟?”</p>
“我瞧瞧!”</p>
王敬之疑惑地接过纸张,重新坐直身体看了起来,不过也只是一眼,便眼睛一亮。</p>
“漂亮!”</p>
“漂亮!”</p>
一声惊叹,两个声音。</p>
一个自然是王敬之的,另一个人则是同样因为好奇,而凑到王敬之身后看着的岳东莱。</p>
两人皆是因为赵禹那纸张上的字迹,忍不住惊叹。</p>
而然洛幽这会儿也看到了那字迹,美目中同样神采闪烁。</p>
“啧啧,字迹方正,法度谨严,点画巧妙,转折分明,线条粗细自然,写得一手好字啊,而且岳某看着也有几分眼熟!”</p>
岳东莱啧啧称奇,从纸张上移过目光,好奇地打量着前面的赵禹。</p>
“不错!是有些眼熟!”</p>
王敬之目光闪闪地点了点头,而后看向赵禹,好奇道:</p>
“这位学子,你叫什么?你这字是跟谁学的?”</p>
赵禹皱了皱眉,他的字也就稍微出色一点,不过这会儿不是看诗么?这几人怎么就对他的字大惊小怪了?</p>
不过王敬之既然问了,赵禹也不得不答,于是作揖道:</p>
“回王教授,晚生名叫赵禹,常宁县人,字是跟随授业恩师学的!”</p>
“常宁县?!”</p>
王朝聘、王敬之和岳东莱三人一愣,而后像是猜到了什么,眼中泛起了亮光,王敬之又询问道:</p>
“不知你的授业恩师是何人?”</p>
赵禹微微低头:</p>
“恩师姓韩,讳礼儒!”</p>
“果然是他!”</p>
赵禹一开口,王敬之三人顿时恍然。</p>
而岳东莱又是啧啧称奇:</p>
“啧啧!原来是常宁县韩师的高徒!韩师善书法,当年在府城临摹了王羲之一书,其书法秀润华美、正雅圆融、婉丽飘逸、雍容矩度,颇得沈自乐之精髓,当时可是惊艳了整个衡州府,那一书直接被高人巨金买走,让我等失之交臂!”</p>
“而韩师虽弟子无数,但少见他教人书法,今日却没想到遇见了一位韩师的衣钵弟子,看来他的眼光没错,此子果然有天赋!”</p>
说罢,岳东莱又意犹未尽地打量着王敬之手中的纸张。</p>
“不错!是有些书法天赋!”</p>
这时,王朝聘也是认同地点了点头,然后朝赵禹笑道:</p>
“依你这字迹来看,已得韩师书法的五成火候,望你再接再厉,假以时日超过你的恩师!”</p>
“晚生不敢,求得恩师五成书法已是足以欣慰!”</p>
赵禹苦笑,连连摇头。</p>
他没想到韩礼儒的书法竟然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当年私塾秋会的时候,陆岩说韩礼儒是衡州府最有名的经师,赵禹当时还以为他在捧杀韩礼儒,却没想到韩礼儒竟然真的这么有名。</p>
“年轻人谦逊是好的,但不用过分谦逊,以你这书法潜质,还是有机会比肩你的恩师!”</p>
见赵禹如此谦恭,王敬之摇了摇头,而后朝王朝聘两人苦笑:</p>
“当年韩师临摹王羲之的那幅书法被人买走之后,我又厚着脸皮从他那求得了一书,并且挂在书房天天观之,却没想到今日还是没能从他弟子的字里认出他来,枉我看了那么久!”</p>
“你那副书法,我等也常观之,不也没认出来嘛?”</p>
王朝聘和岳东莱两人也是苦笑。</p>
顿时,画风一转,原本的诗词比试,变成了书法鉴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