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赵禹离开,这里的一帮小孩却是看得愣愣的。</p>
尤其是那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顿时傻眼了,眼看有人给天天讲故事,竟然眨眼就没了......</p>
不说这里的一片目瞪口呆。</p>
那边。</p>
赵禹离开丙班后,便跟着韩礼儒来到了隔壁的乙班。</p>
乙班的学生有十来个,也大了许多,个个有十一二岁的样子。</p>
当然,其中也有一个跟赵禹差不多大的。</p>
只是看到那人,赵禹有些发愣。</p>
因为那个学生,竟然是个女的!</p>
不仅是女的,而且赵禹还认识,正是之前在集市讲故事的时候,给了他一粒银豆子的小女孩!</p>
小女孩跟那日的装扮差不多,只是换了身淡绿的对襟襦裙,煞是清新靓丽。</p>
此时的她,独自坐在一帮学生的最前面,靠近先生讲桌的位置,正手握毛笔写着字,赵禹一进来就看到她了。</p>
女子上学,灵魂来自前世的赵禹习以为常。</p>
可这是古代啊,讲究女子无才便是德,女子几乎不可能出现在私塾,如今看到这一幕,赵禹很是惊愕,也很是好奇。</p>
而在赵禹打量小女孩时,小女孩也看到了跟随先生进来的他。</p>
两人的目光一触碰,小女孩也认出了赵禹,不过她的眼中也是诧异,像是惊讶赵禹小小年纪竟然来到了乙班。</p>
“嗯哼!”</p>
就在赵禹发愣间,韩礼儒一声清咳把他拉回了现实,对他指了指前面的一张案桌。</p>
那张案桌是书童刚刚搬进来的,或许是为了照顾赵禹的个头,摆在了最前面,与小女孩并排,在她的旁边。</p>
赵禹朝韩礼儒行了一礼,然后在一众目光中,走向了案桌。</p>
待赵禹坐下,韩礼儒这才坐到了自己的讲案上,打开了桌上的一本书。</p>
“今日我等讲《论语》下一篇,为政篇!”</p>
韩礼儒一丝不苟,说着话时扫视着</p>
待众人都翻开了书本后,才缓缓道:</p>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p>
“其释义是,用道德的力量去治理国家,自己就会像北极星那样,安然处在自己的位置上,别的星辰都环绕着它。”</p>
“尔等先熟读几遍,再理解其意,稍后老夫再来考校!”</p>
布置完任务,韩礼儒撂下一句话,然后起身离开了。</p>
私塾有三个班,韩礼儒不可能一直呆在这,他还要去其他班教学。</p>
尤其是甲班,那才是最重要的。</p>
不过韩礼儒走后,这里的学生也没有吵闹,因为这里有书童看着,所以一个个很老实,摇头晃脑地熟读了起来。</p>
赵禹看了眼旁边的小女孩。</p>
见小女孩也在认真地读着,他也看向了桌上的《论语》。</p>
这本《论语》是随着案桌一起放在这里的,他的启蒙书籍已经换成了《论语》,朱熹作注的《论语》。</p>
赵禹在老先生家已经看过这本《论语》了,甚至已经背得滚瓜烂熟,不过此时他还是认真看着,毕竟多加深些印象并没有坏处。</p>
此间书声琅琅。</p>
也不知道何时,韩礼儒又回到了课堂,对十几名学生进行了考校。</p>
或许是因为赵禹新来的缘故,韩礼儒没有对赵禹进行太过深刻的考校,只是让他默写了一遍。</p>
待赵禹奉上字体难看的圣贤之言,韩礼儒这才点了点头,朝众学子道:</p>
“尔等今日新来一位同窗,望尔等枝叶相持!”</p>
说着,韩礼儒又看向赵禹,严肃道:</p>
“尔半道而来,未学之言多向同窗请教!”</p>
“是,弟子谨遵师命!”</p>
众学子起身行礼,送走了韩礼儒。</p>
韩礼儒一离开,便也代表下课了。</p>
赵禹再坐回座位时,旁边的小女孩看向了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