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呢!老先生,今天的故事讲完了么?”</p>
赵禹乖巧地走到老先生身边,轻轻晃动起了摇椅。</p>
“嗯......他们都被老夫支使走了,老夫今天累了,不讲故事了,也不教你习字了!禹小子,你给老夫摇摇椅子,再背诵几遍老夫教你的三字经、百家姓......”</p>
老先生像是真的很累了,说完后,缓缓闭上了眼。</p>
赵禹不疑有他,清了清嗓子,朗声开口:</p>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p>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p>
稚童声脆。</p>
朗朗书声在大槐树下飘荡,絮绕在树叶斩碎的道道光线间,又沿着光线穿过层层叠叠的树叶,飘向天空......</p>
赵禹没有停下,朗诵完《三字经》后,又朗诵《百家姓》,周而复始。</p>
一直朗诵了五遍,树叶间的一抹阳光照射到了老先生的眼睛上,老先生像是被唤醒了,缓缓睁开了眼。</p>
迎着那抹照射的阳光,老先生沟壑纵横的老脸上洋溢着享受的笑容:</p>
“朗朗书声,犹如初升的朝阳,勃勃生机!好啊,好啊!”</p>
声音有力了些,老先生笑容洋溢间,抬了抬手:</p>
“禹小子,侧屋书桌上有个小木箱,你去把它拿出来。”</p>
“是,老先生!”</p>
赵禹止住朗诵,迈着小短腿跨过门槛,进入了侧屋。</p>
侧屋就是赵禹之前看书的地方。</p>
一进屋,赵禹就看到书桌上摆着一个脱漆的老木箱。</p>
木箱不大、也不重,盖着木盖也不知道里面装着什么。</p>
赵禹没有打开去看,搬着小木箱就来到了老先生的身边。</p>
老先生不等赵禹放下木箱,便摆了摆手:</p>
“禹小子,箱子里装的是你平常看的书,你把它们拿回去看吧,省得以后跑来跑去。”</p>
“这怎么行?这些书可是您的宝贝!”</p>
赵禹顿时一惊。</p>
这个时代的书可是非常珍贵的,个个爱惜得不得了,赵禹怎么也没有想到老先生会把这些书给他。</p>
不过老先生却是摇了摇头:</p>
“老夫老了,这些书对老夫没用了,老夫现在把它们托付给你,禹小子,你可要收好了......回去吧!”</p>
说罢,老先生又缓缓闭上了眼,一副不容拒绝的样子。</p>
赵禹张了张口,还想说什么,可看到老先生满脸的疲惫,顿时闭上了嘴。</p>
“谢谢老先生,我会爱惜它们的!”</p>
赵禹不再拒绝,道了声谢后,便抱着小木箱离去。</p>
只是刚走出七八米,老先生的声音便又在身后传来:</p>
“禹小子,可还记得老夫教你‘民’字时,说的话?”</p>
赵禹脚步一顿,扭头看向老先生。</p>
却见老先生此时正抓着摇椅扶手,半撑着身体,目光炯炯地看着他。</p>
迎着老先生的目光,赵禹点了点头:</p>
“记得!老先生说,民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读书为民,心中有浩然正气;当官为民,天下安居乐业!”</p>
“很好!禹小子你要记住,若有朝一日你有机会读书,一定要心怀民,读书为民,当官亦要为民!”</p>
声音掷地有力,老先生说着话时,那抓着摇椅的手因为过力,指骨都泛着惨白。</p>
而说完后,老先生像是被抽去了最后的力气,身体缓缓靠回了椅背,无力地朝赵禹摆了摆手。</p>
“是,小子记住老先生的话了!”</p>
赵禹郑重地点了点头,然后转身走去。</p>
只是突然间,赵禹不知道为什么,莫名地有些心情沉重,脚步也重了些。</p>
忍不住又回头看了看老先生。</p>
见老先生呼吸平稳,安详地躺在那里,赵禹抿了抿嘴,低着头继续朝家中走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