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帝王将相无不梦想长生不死,无不想寻访天下能人异士为我所用,就算死也想在死后的世界继续享用帝王的权威。
明燕王‘朱棣’假借清君侧名号,拥兵篡位得已功成,此君虽性情暴虐嗜杀,却又不得不说在登上皇帝宝座后平定四海,数次御驾亲征漠北使中原远离外族侵袭骚扰,百姓生活有了安康繁荣;确也不失为一代雄才大略,能征善战的英主。
皇帝朱棣自然也少不了修仙长生之心,听闻活了百年的神仙道人‘张三丰’乃当世奇人,满心向往倾慕不已,立即下了诏书求访,并派人暗中四处打探,谁知张真人神龙见首不见尾行踪飘忽不定,寻访数年终未得见,只好在张真人曾经修练过的地方‘武当山’大兴土木,更是修建了道观以示崇敬。
常言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之则灵。”
武当山脚下有一古镇,古镇中有一偏僻山村叫‘真仙村’。
明亡清立,转眼间到了清康熙年间,真仙村这个不大的小山村,由于地处颇为偏僻隔绝,官府只当这些人是山野村夫绝无谋逆之心,对这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此‘削发令’在这里并没有实际实行,小村人家大多是前朝遗民迁居于此,因此还保持前朝的装束。这里山清水秀,村民淳朴恬淡,似乎也沾染了几分名山的仙灵之气;俨然一处男耕女织自给自足世外桃园。
山村中有一姓秦的世家村医,据说秦家祖上本是前朝宫廷御医,因躲避战乱隐居到了这里,从此便扎下了根,秦家如今三世同堂,由于秦老先生父子行医医术高明,又不图人钱财,因此在村中名望颇高。
“秦月明”是秦老先生长孙,因秦月明出生之时,正值中秋佳节之夜,当晚月明如昼,突然天空出现一道耀眼白光,这道白光照进产房后婴儿便呱呱坠地,见此天现奇相,秦老先生认定此乃祥瑞之兆,婴儿日后定是非同寻常之人,自然高兴万分,即兴便给孙儿取名“月明”。
秦月明未及弱冠之年,便是村中为数不多的几位熟读诗书之人,自幼既憨厚诚实又聪明懂事,不久将要参加科举了,村中长辈们更是人人夸赞其前途无量,令其父母在村民面前都有几分自豪。
眼看着科举之期不远,可父母无意间发现秦月明近日总是闷闷不乐像丢了魂一样做什么都是一副无精打采,不管父母怎么问他总是敷衍应对,最后听到同村的同窗伙伴说才知道,原来村中教书匠杨先生有一女,名叫杨青青,两人关系亲密非同一般,或许秦月明如今如此意志消沉,其中原由与此女有关。
山村民风淳朴并无多少重男轻女的观念,杨青青既是杨先生的独女,因此便有了在私孰读书的机会,随着这班少年男女的一天天长大成人,秦月明与杨青青朝夕相处又到了情窦初开年纪,两人慢慢有了共同话语......
杨先生知道秦家在村中名望,看着两个青涩少年男女懵懵懂懂互生爱意,也并未强行阻拦,只是睁只眼闭只眼得过且过,村中十几名同窗之间经常暗地里开玩笑说:秦月明会娶杨青青当媳妇之类风言风语。二人也确从最初年少无知单纯的好感,随着年龄的增长似乎真的谈情说爱起来,不管别人怎么风言风语,二人依然我行我素还保持那份亲密无间。
可就在前数日前,秦月明有意无意间似乎发觉青青表现出对他突然冷淡了。偶尔看到她有意在躲避自己,且经常发现她一个人默默发呆,他原也以为小女子的脾气或许有时难以捉摸,没必要那么大惊小怪的。每每这时秦月明脑海里更不时想起他们在一起对星空发过的誓言,说好的一生一世都不会分离,将来一定会娶她为妻之类的情话,真是说不尽的海誓山盟,天长地久......
然真的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情绵绵有绝期,就在秦月明憧憬梦想的同时,没过多久终于发现青青真的变了,从她不自然的神色中,秦月明已经明显看得出来她真的不像从前了……
果然没过多久后秦月明还是得知了其中的原由:原来数十里镇上有一位富商王家,王少爷数月前游览武当山,下山之后路过真仙村无意见到了杨青青,一时间呆立在当场,想不到这偏僻山村竟有如此貌美女子,顿时惊若天人,王少爷回去后茶饭不思发誓非此女不娶,做父亲的王家当家王员外见其子如此,打听到了谁家的闺女祥情之后,当即便找来媒婆,打发家丁提着厚礼来到武当山脚下的真仙村向杨先生家提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