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第6章

鼓吹部有拱辰管,即古之叉手管也。太宗皇帝赐今名。

边兵每得胜回,则连队抗声凯歌,乃古之遗音也。凯歌词甚多,皆市井鄙俚之语。予在鄜延时,制数十曲,令士卒歌之。今粗记得数篇。其一:“先取山西十二州,别分子将打衙头。回看秦塞低如马,渐见黄河直北流。”其二:“天威第地过黄河,万里羌人尽汉歌。莫堰横山倒流水,从教西去作恩波。”其三:“马尾胡琴随汉车,曲声犹自怨单于。弯弓莫射云中雁,归雁如今不寄书。”其四:“旗队浑如绵绣堆,银装背嵬打回回。先教净扫安西路,待向河源饮马来。”其五:“灵武、西凉不用围,蕃家总待纳王师。城中半是关西种,犹有当时轧吃儿。”

柘枝旧曲,遍数极多,如羯鼓录所谓浑脱解之类,今无复此遍。寇莱公好柘枝舞,会客必舞柘枝,每舞必尽日,时谓之“柘枝颠”。今凤翔有一老尼,犹是莱公时柘枝妓,云“当时柘枝,尚有数十遍。今日所舞柘枝,比当时十不得二三。”老尼尚能歌其曲,好事者往往传之。

古之善歌者有语,谓当使“声中无字,字中有声。”凡曲,止是一声清浊高下如萦缕耳。字则有喉唇齿舌等音不同。当使字字举本皆轻园,悉融入声中,令转换处无磊块,此谓“声中无字”,古人谓之“如贯珠”,今谓之“善过度”是也。如宫声字,而曲合用商声,则能转宫为商歌之,此“字中有声”也,善歌者谓之“内里声。”不善歌者,声无抑扬,谓之“念曲”;声无含韫,谓之“叫曲”。

五音:宫、商、角为从声,徵、羽为变声。从谓律从律,吕从吕;变谓以律从吕,以吕从律。故从声以配君、臣、民,尊卑有定,不可相逾;变声以为事、物,则或遇于君声无嫌。加变徵,则从、变之声已渎矣。隋柱国郑译始条具七均,辗转相生,为八十四调,清浊混淆,纷乱无统,竞为新声。自后又有犯声、侧声、正杀、寄杀、偏字、傍字、双字、半字之法。从、变之声,无复条理矣。

外国之声,前世自别为四夷乐。自唐天宝十三载,始诏法曲与胡部合奏。自此乐奏全失古法,以先王之乐为雅乐,前世新声为清乐,合胡部者为宴乐。

推荐阅读: 神医教练 婚情告急:休掉国民老公 重生之凰女驾到 嬉笑修仙传 宋记 飞鸟时代 韩娱之透视未来 口袋二次元女主go 宠婚缠绵:陆少,消停点! 英雄联盟之黑暗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