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在城里的一些房子和店铺,共产党的清算工作小组还是留给了他们家,毕竟他的家人也要生活,而且人口众多,什么大房的、二房的、三房的......
还有一些什么你大伯他姨娘家的,老老少少,大大小小,住在一起共有几十口的人.
多来都靠陈强的爷爷一个人独力支撑着养活,其他的人都是坐享其成,不思谋生之道。
陈强出身于地主家庭,他的祖上早在清朝乾隆时就是一位传奇商人。在其年轻的时候也曾游历祖国大好河山,走南闯北,在商号里面做学徒、三掌柜、二掌柜等,在历尽艰险,苦心经商若干年后,终于挣下一分偌大的家产.
后来在到了这个犹如世外桃源、鱼米之乡的小城后,他就决定在这里长久的定居了,并置办了大量的家产田地,又在城里开了酒楼、钱庄、绸缎店铺等,一时间也真是风光无限,传承惠及了数代子子孙孙。
就连陈强的爷爷也曾经先后共娶了三房太太,大太太是家里给安排的,据说其祖上也是进士出身,书香门弟,过门后生有一子。
二太太是一名女学生,因为战事纷乱,辍学在家,陈强的爷爷一次偶遇后,惊为天人,穷追猛打,终于抱得美人归,了却了心愿,三、五年后分别生下一子一女。
第三房太太乃是陈强的爷爷早年间在外做了一件善事,这户人家的女儿找上门来,执意以身相许,不计名份.
陈强的爷爷被其感动,又见其女也是春春年华、明艳可人,终于再次自由婚姻,二年后再得一子,真是子孙满堂,享受齐人之福。
解放后,由于没有乡下田园的供应,加上城里店铺经营不善,从而接连关闭.以往花钱如流水的陈家,也陷入了困境。就这样坐吃山空。不到几年的时间,陈强的爷爷就把城里的深宅大院、沿街店铺,加上祖产等卖
了个精光.
以后再没有了生活上的经济来源,最后全家人只好各奔东西,各谋各的生计,真是各房点灯各房亮了。而陈强的爷爷更在他小时候五岁的时候就撒手离开了人世,去了另一方的世界永享宁静了,为此年幼的陈强不知暗中的哭了多少回。
陈强的父亲母都是老老实实的工人,白担了一个地主家庭的成份,受到了一些不公平的对待,谁叫他们出身不好。所以他们一辈子就知道勤勤恳恳的工作了,可是也一直没有改变家里贫穷的生活现状。
但父母却省吃俭用,让这个唯一的孩子茁壮成长,经常以“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等一些简单名理,力所能及的教育他们,做一个正直诚信之人。
虽然家中经常是青菜豆腐,过年过节才能有所肉尝.
但在生活里也有了那么一种快乐,虽然是苦涩的,但也是幸福的。
1995年,已是国家经济改革高速发展的时期,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生活水平都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到处都是欣欣向荣之景。
当然了什么家庭出身、成份都是神马浮云了,再没有人去追究这些无聊至极的事了,陈强一家也终于摆脱了多年以来那心底深处的自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