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郯城之后,刘备亲自带着刘封前往后院拜见母亲、妻子,以及刘封的几个弟弟妹妹们。
不得不说,刘备的身体素质相当不错,这几年里,又给刘封添了一个弟弟,两个妹妹。
如今刘备已有四子四女,虽然远远不能和曹操原时空中二十九个儿子相提并论,但想到刘备后来到了荆州之后,还能生出三个儿子来,显然是肯定能追得上孙权七个儿子的成绩了。
因为有医家的照料,以及刘封设计的卫生制度,再加上这个时空中徐州再也没有了连场恶战,刘备家眷更没有轮番落入各路军阀的手中。
故而吴氏、田氏的身体不但没有恶化,反而比起涿州时还要好上了几分。
刘备固然十分高兴,刘封心中的喜色也是不遑多让。
拜见了吴氏、田氏之后,刘封又奉上了精挑细选的礼物,其中最为珍贵的自然是来自交州的棉衣、葛布,珍珠等贵重宝物了。
吴氏、田氏固然很是欢喜,刘禅等弟弟们也都拿到了各自的礼物,就连刘备也收到了刘封精心准备的一颗玉印。而堂下诸臣,包括关羽、张飞、田豫、牵招、臧霸、荀攸、鲁肃、刘晔等人也俱有馈赠。
一时之间,郯城上下皆大欢喜,喜气洋洋。
当晚,刘备在府中设下酒宴,为好大儿接风洗尘,就连远在琅琊的张飞、沛国的关羽也都跑了回来,共襄盛举,而且刘封,则成了这场酒宴最大的客人。
饶是刘封酒量不错,也喝了个酩酊大醉。
等到次日醒来,发现自己居然和老爹同床共枕,心中哂笑起来,看来自己也得到了老爹同塌而眠的待遇了啊。
刘封醒来后,刘备很快也醒了过来。
看着刘封,刘备眼神有些复杂,不知不觉间,儿子已经做下如此一番大事,基业不比自己来的差上半点。
若是考虑到刘封所做的事情,算上徐州、豫州乃至兖州的功劳,对方的功业恐怕还在自己之上。
刘备自然不可能会对此有什么想法,更不会怀疑自己儿子,可看着这个太能干了的儿子,却让正值壮年的他有些睹儿思老的别样感觉。
“你此次回来的正好,为父倒是有一件事情想要问问你的看法。”
刘备像是要甩开自己的想法,一边更衣,一边同刘封说道。
刘封当即起身行礼道:“父亲下问,儿必知无不言。”
刘备笑了起来,摆了摆手:“不必如此拘谨,你我乃是父子,又非外臣,何必如此多礼。”
刘封本能的想要回答一声喏,可想到刘备的话,赶忙止住,忍不住笑了起来。
看见刘封笑了,刘备也笑了起来,而刘封也笑的更加大声了。
卧室之中居然爆发出一阵大笑声,听的外面的侍从和护卫很是疑惑,却是不知,正是这一番大笑,却是将父子之间的隔阂去了个七七八八,氛围变得更加融洽温暖了起来。
“汝兄关平,如今已年十八矣。”
笑声渐收之后,刘备嘴角仍然挂着笑意,缓缓说起了刚才提到的事情:“你二叔想要为他求娶你妹妹,长兄如父,你也见过坦之,跟为父说说你的看法。”
听完刘备所说的事情,刘封脸上笑意不变,心里却是咯噔一下。
随后,他一边做出思考状,一边小心的去观察刘备的神色,直到发现对方神情自若,甚至都没观察自己后,这才小小的松了口气。
不怪刘封如此慎重,刘备提起这件事本身就很诡异。
刘备可是父亲,有刘备在,刘封兄弟姐妹的婚事哪里轮得到刘封来置喙,所谓长兄如父,那也是父亲没了之后,或者不在身边,无法联系的时候才能代替行使父权。
重要的是代替,而不是真正拥有这个权利。
眼下刘备就在堂上,自己弟弟妹妹的婚事自然是他一言而决,最多也就是询问一下祖母吴氏和自己母亲田氏的意见。
刘备居然询问自己,怎么看都怎么诡异,自然由不得刘封小心谨慎起来了。
可实际上,刘备却并非是想要考验刘封,而是真的想要听听刘封的意见。
刘备本人和关羽、张飞情同手足,又因为没有族人支持,这无疑使得关羽、张飞二人的地位等同于宗族力量。
刘封眼下继承人的地位已经是牢不可破,甚至都自成一体了。
刘备虽然并没有因此而忌惮刘封,但却在荀攸、郭嘉等人的提醒下,注意起了刘封与关羽、张飞之间的关系。
关羽为关平求娶的可是刘封的嫡亲妹妹,田氏所生的嫡长女,与刘封一母同胞。
若是以往,刘备自然直接就下决断了,可在荀攸等人的建言下,刘备情不自禁的担心起刘封会有自己的想法来。
这说起来不可思议,其实却是完全能够理解的事情,其根源就是刘家集团如今已经成为了事实上的两元体制。
刘备固然需要女儿来进行联姻,难道另外一元刘封就不需要了吗?
别说刘封还未有完婚,即便完婚了,也立刻就生出女儿了,想要联姻,最少也得十年以上,而以刘封未来人的认知,那更是得二十年以上了。
那么最有利于刘封联姻的也就只剩下他的妹妹了,其中又以嫡长女,如今也已年满十四的长妹刘琬最为适合了。
刘备倒真不是怕刘封会反对,他怕的恰恰是刘封有意见却不说,日后埋怨上了关羽、关平,那才是最糟糕的局面。
在询问了荀攸、郭嘉之后,两人都建议刘备开诚布公的直接询问刘封。
这才有了今天的问话。
刘封心中虽然松了口气,但嘴上却是恭敬回答道:“大妹婚姻,理应由父母做主,若是祖母、母亲没有意见,父亲自可乾纲独断。”
刘备预料到刘封会如此说,心平气和的解释道:“你祖母、母亲两处,为父自然会去询问,不过现在为父是想要听听你的看法。”
刘备把话说到这份上了,刘封自然不会不识好歹,要再是推脱,反而徒惹刘备怀疑。
“父亲,若说想法,孩儿倒确实是有点看法。”
刘封也不推辞了,直接说出了心底里的看法:“先前孩儿曾同父亲提起过孔明,孩儿对其很是看重,却有想要建言父亲将大妹许配于他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