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百度文学 > 我不是袁术 > 第175章 我们是王师

第175章 我们是王师

主要就是能吃饱,完全不会饿肚子。

粟米丶麦饭管饱,不会缺盐,偶尔有肉吃,也会有蔬菜吃,特殊节日还有少量水果作为福利发放,几个人分一个果子吃,虽然不多,也能尝尝味道。

一日虽然只有两餐,但一餐是稠菜粥,一餐是乾饭,不吃那种稀粥,所以很顶饿。

这还要什麽自行车啊?

至于加入了一心会的会员或者参加军事训练的成员,那都是直接全额补贴的。

一日三餐,免费食宿,还有衣物提供,肉类丶蔬菜类都是翻倍的提供,保证让这些人吃饱吃好,绝不让他们饿肚子,也不会让他们营养单调丶不良。

很多加入之初面黄肌瘦身材单薄的太学生在进入良庄之后的两三个月里,都纷纷开始长肉,开始变得面色红润,头发也变得有光泽,皮肤都比之前更好,人的精神状态也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这笔支出当然不小。

所以不仅一心会下属产业的利润全都归入公帐,袁树自己搞到的那些钱也都不是拿来自己用,而是投入到一心会的公帐里。

他给自己开一笔工资,日常所用就从工资里支取,以此表示自己和大家同甘共苦。

至于其他有什麽想要的,比如昂贵的水果丶香料之类的,他要麽坑爹,要麽打袁隗的秋风,反正绝对不动用公帐里的一枚五铢钱。

他自然不会饿着自己,不会苦了自己,他的工资收入补贴也是整个一心会最高的,超过一般会员好几倍,正儿八经吃饭,吃肉吃菜,那都不是问题,不存在他自己吃糠咽菜的情况。

但就是这样,一心会庞大的支出却没有导致财政赤字,反而是连年有盈馀。

茂陵良庄早就收支平衡了,还能把利润拿来给雒阳良庄用。

雒阳良庄的发展也是很不错,正常的建设支出抛开不算,就算是硬扛了一次水灾之后,哪怕一心会还支出了一些物资和财物帮助城外平民重建家园,也没有到财政危机的地步。

不算这些意外支出,就在日常的饮食丶教学丶军事训练丶农业生产的消耗来算,数字一点都不大,以至于袁树一开始都觉得自己是不是算帐算错了。

但是卢植领衔的审计部明确表示,算帐是不可能算错的,每一笔帐他们都有记录,每一笔帐都经得起查验,每一笔钱从进入到支取再到落实用途,他们都有记录。

卢植对此盯得特别紧。

袁树也多次派人查帐,或者自己来突击查帐,也都没有查出什麽问题,帐面很乾净,很健康,在往日看来很少的一笔钱就能让很多人吃饱又吃好。

最后只能得出结论——

正儿八经办事,不搞什麽可持续性的竭泽而渔,稍微做点拟人的事情,就算有所消耗丶磨损,一个正常运转的产业组织也不会到无米下锅的地步。

帝国朝廷的一系列操作只能说颇为返祖,雁过拔毛,谁都要伸出手捞点好处,平白增加了无数支出,以至于入不敷出成为常态。

袁树后来也安排贾诩刺探了一下各级官府的后勤支出帐目,结果让他颇为无奈。

眼下这个时期虽然已经不复当年汉明帝丶章帝时期三五十钱就能买一石米粮的好时候,但只要不战乱,在正常光景,在没什麽天灾人祸的地方,粮价还是稳定的。

一石米粮本来只要一百一十钱到一百二十钱左右就能买到,要是碰到一点稍微有点良心的米商,给你降个几文钱也不是不可能。

雒阳刚刚经历水灾,粮价上涨,但经由一心会的努力和袁树的操作,水灾很快得到控制,粮价已经从一百五十钱一石回落到了一百一十钱一石,价格已经稳定下来。

所以雒阳本地老百姓虽然是月光,但吃饭还是能吃上的。

可是朝廷丶官府丶军队的粮食支出就完全不同了,外头卖一百一十钱左右的米粮,在这些组织的帐册上却愣是能飙到一石四五百钱甚至五六百钱的地步。

至于其他的什麽日用品丶蔬果木炭丶衣物之类的官府常用福利,那价格更是一个比一个离谱,离离原上谱,差个四五倍都算是讲究的,个别物件甚至能出现十倍左右的差价。

美其名曰——精品。

他们买的是黄金和蜀锦吗?

这种操作袁树怎麽看怎麽眼熟,怎麽看怎麽觉得是有中间商在赚差价,各路「刘专员」实在是太多,钱实在是不太够用。

老老实实办事,就算稍微贪一点,贪个十几二十钱,袁树觉得也不是不能接受,但是你翻了好几倍的贪,贪出了倍差,那实在是太不讲究了。

所以袁树能用更少的钱养活更多的人,而东汉帝国则是花了大钱办了丑事,输麻了都。

——————

PS:昨天吃红烧甲鱼,剩下的浓汤今天早上拿来炒了蛋炒饭,加强版的扬州炒饭,味儿贼香,吃了以后十分感动,所以加更一章。

(本章完)

推荐阅读: 沙盘上的大宋 亮剑:独自发展,开局连升十级 盗墓:截胡尹心月,打造长生家族 行走人间审判罪恶,证道酆都大帝 重生不当冤大头,校花你着急啥? 大明:我每天收到一个未来的快递 诸天:从综武世界开始 万灵仙族:御兽长生 大赤仙门 修仙:开局从药童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