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领头羊带队,华夏民营零部件企业的萌芽
一辆车上有几万个零件,哪怕是按照直接交货给主机厂焊接丶总装等车间的零部件来计算,也超过1000个。
这麽多的零件,任何一家汽车主机厂都是不可能完全自己去生产所有的零件。
哪怕是后世的比亚迪也做不到这一点。
当然了,最关键的是没有必要做到这种程度。
宝马汽车集团这边自然也不例外。
除了关键的零部件,其他零件大部分都是从外面的配套厂采购的。
这两年,为了让供应链更加有活力,江辉这两年开始有意识的扶持一些民营企业进入到供应链体系。
嗯,严格来说,这些民营企业还属于个体户的状态,并不是特别正规的企业。
但是由于深城整个氛围跟其他地方不一样,这些企业又是给宝马汽车集团配套,相关部门自然不会去难为他们。
很简单一个例子,你把这种个体户的小工厂关掉了,路虎汽车直接说因为零部件供应不上,要停产。
那领导绝对会出来收拾你。
永华冲压就是这麽一家小企业,前年开始接受了南山科技30%的入股之后,正式进入到宝马汽车集团的供应链之中。
他们生产的主要零件就是冷冲压零件,并且是以各种支架和简单的小型冲压件为主。
一辆车上用到的各种支架很多,南山科技什麽都自己做是不现实的,也没有必要的。
「哥,我们这个月的营业额突破了30万元,又可以去引进新的冲压设备了。」
「按照宝马汽车集团现在的发展节奏,我们迟早会成为华夏第二大的冲压厂家。」
郭盛斌是永华冲压厂的销售部部长,也是总经理郭盛强的弟弟。
这家公司的股份,郭盛强占据40%,郭盛斌30%,南山科技30%,算是股权非常的清晰。
当然了,南山科技实际上不参与日常的管理,只是安排了一名财务人员担任财务部部长。
「路虎X系列皮卡下个月的排产已经提高到8000辆了,再下个月很可能就会突破1万辆。」
「我们供应的那些小支架,产量也要跟着爆发。」
「看来之前借钱去购买设备的做法,是完全值得的。」
郭盛强算是第一批下海的人。
靠着早些年游泳去港城的叔叔的支持,他们创建了永华冲压厂。
目前在深城已经有超过100人的规模。
最关键的是永华冲压厂选对了合作对象,一开始就跟宝马汽车集团合作。
目前的发展速度非常的惊人。
不仅宝马汽车和路虎汽车这边在使用它们的零件,南山科技和南山发动机丶南山设备等关联的厂家,同样是它的客户。
现在他们厂根本就没有精力去开发新客户,宝马汽车集团的订单就够他们忙碌了。
「我有一种感觉,路虎G系和X系两款车型的销量还能进一步的提升。」
「到时候宝马汽车集团的月销量合计突破5万辆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甚至要是市场表现比较理想的话,月销量突破6万辆都是有可能的。」
「我们一定要跟上节奏,要不然其他厂估计就要杀进来跟我们抢订单了。」
郭盛强也是有危机感的。
本身他们的工厂如果放在其他城市,就不是属于可以合法存在的对象。
相关部门要到了明年才会正式的给民营企业在法律层面上的肯定。
现在只是允许个体户的存在。
「确实如此,跟上了宝马汽车集团的发展节奏,我们将来指不定也能出口创汇。」
「我可是听说南山科技这段时间从美利坚和欧洲拿回来了几个大订单。」
「它们的热冲压成型生产线,一口气就新上马了好几条。」
「这个样子,完全是超出了大家的想像。」
作为永华冲压厂的股东,南山科技的信息郭盛斌也是非常关注的。
「热冲压成型零件有的时候也不是单纯的一个零件交货,而是会跟一部分冷冲压零件焊接在一起作为小总成来交货。」
「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其实也是有机会给南山科技那边供应一部分的零件,间接的实现出口创汇。」
郭盛强精通冲压工艺,要不然也不敢在这个时候下海创业。
其实对于汽车车身来说,并不是所有的零件都使用最高强度的材质就是最好的。
它讲究的是该软的地方要软,该硬的地方要硬。
太软或者太硬,都是不行的。
因为在碰撞的时候,需要有一些地方的零件能够溃缩,这样子充分的吸收碰撞的能量,也是对车内乘客的一种保护。
要不然就有可能出现车没有什麽大事情,但是人没了的情况。
所以其实汽车车身的设计,并不是那麽的简单。
里面许多东西都需要使用仿真软体进行仿真,甚至是展开实际的碰撞测试之后再进行调整。
当然了,如果单纯的只是要把车给制造出来,有个架子就行,那这些东西就无所谓了。
就像是国内之前那些纯手工打造的车型,哪里有什麽车身碰撞安全性的特别讲究?
「确实如此,像是路虎G系和X系车型的B柱,就是上半部分采用热冲压成型零件工艺,下半部分采用冷冲压成型工艺。」
「这样子才可以形成更好的碰撞性能效果。」
郭盛斌觉得自己大哥说的还挺有道理的。
今后跟南山科技合作,完全可以实现间接的出口创汇。
甚至借着南山科技跟通用汽车丶大众汽车等主机厂合作的机会,也看看能不能直接把永华冲压厂生产的小支架也出口到海外。
其实也不是不可能。
从成本的角度考虑,他是相信自己工厂生产的一定会比美利坚和欧洲本土供应商生产的更低。
大部分底盘上面使用的小支架,都是有涂装的表面处理要求,不需要担心长途运输过程当中会生锈。
而同样跟永华冲压厂有着类似局面的,就要数恒一塑料厂了。
一台车的内外饰里头,有大量的塑料件。
从中控台上的仪表台面板到立柱饰件,再到挡泥板等各种各样的塑料件,其中有不少都是体积不是很大的零件。
除了前后保险杠和仪表台面板是宝马汽车集团打算一直自己内部生产加工,其他的零件今后都没有打算自己去生产。
这麽一来,自然是需要找外面的配套厂来生产。
立柱饰件那些稍微大一些的注塑件,目前是从羊城那边找国企生产的。
但是一些小的注塑件,宝马汽车集团这边有意识的在扶持一些有潜力的个体户。
恒一塑料厂在几家候选厂家当中,被南山科技给看中了。
通过入股30%的方式,加强双方的合作,扶持恒一塑料厂成为宝马汽车集团的供应商。
如今已经开始给几款车型供应各种小的注塑件。
而利用这个合作关系,恒一塑料厂也在不断地加大设备投资。
「哥,南山科技那边同意帮忙进口一台500吨的注塑机。」
「到时候我们就可以生产更大一些的注塑件了。」
王子菲是恒一塑料厂的销售部负责人。
她哥王子鸣就是厂长。
这个年代的民营企业,有一家算一家,基本上都是家族企业。
父子兄弟姐妹一起上阵,那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其实家族企业在发展初期,是有自己独到优势的。
大家都非常了解,不需要有那麽多的顾忌和猜测。
当然了,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之后,是否继续维持家族企业的模式,就见仁见智,很考验管理者的智慧了。
世界上一些大型的零部件企业,其实就算是到了后世也还是家族企业性质的。
人家一样也能把企业发展成为世界汽车零部件企业百强企业。
「看来之前南山科技希望我们想办法加快发展步伐,跟上宝马汽车集团的发展需求的话是真心的。」
「除了从国外进口先进的注塑设备,我们也要同时跟国内的一些设备厂家联系,采购更多的设备回来。」
「要不然产能不够,就算是我们想要跟,那也是跟不上的。」
王子鸣现在对恒一塑料厂的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
其实最近两年,他就已经挣了不少钱。
宝马汽车集团那边现阶段对于配套厂的零件成本要求并不是特别的高。
更多的时候是先解决你能不能生产,产能够不够,品质是否稳定的问题。
成本下降反而是第二阶段的问题。
当然了,像是塑料件这种零件,生产难度并不是那麽的高,如果你的报价高了,估计就没有长远合作的希望。
甚至在中间把你换掉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是的,这些注塑设备,现在就像是印钞机一样。」
「开动起来之后,源源不断的注塑出零件出来,根本不需要担心生产出来卖不出去的问题。」
王子菲作为销售部门的负责人,自然是最清楚厂里面的销售情况。
整个华夏大地,各个工厂的情况,现在是充满了矛盾。
一方面,有许多个军工厂等体制内的工厂,产品生产出来之后卖不出去,陷入到了发展困境之中。
另外一方面,一些个体户的小作坊生产的各种产品供不应求,想要找点材料丶设备都非常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