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章 第一次敕封鬼神
「童男童女.」小羽没有勃然大怒,反而露出怀疑之色,「这位秦城隍虽漠视人命,渎不职守,贪生怕死。
可他一个人类鬼神,又不是妖精,怎麽吃人,还专吃童男童女?」
她环视堂下众鬼神,秦城隍脸上只有针对她的恨意,没额外表情。
其他鬼神有露出震惊之色的,也有和她一样怀疑的。
还有神色莫名,不知心里在想什麽。
姜文判又拱手朝上拜了一拜,道:「宰衡大人,我虽没有证据,却能说出当年被他吃掉的童女名字和生辰八字,只要用《生死簿》一查.只要去了地府,找总判大人,或者阎王爷,必见分晓。」
小羽看了眼秦城隍,他现在闭上双眼装死人,都不愿争辩。
「若有血祭,必有祭祀他的人,是谁在祭祀他?」
姜文判道:「两百年前,被我发现的那场血祭,发生在蜀国南方。
靠近南方十万大山的『铜岭郡』,定山县,小河村。
我记得是九月二十七,日落时分,那天天降暴雨,天色暗沉。
秦光身为西蜀都城隍,却变化为『赤发鬼』,身高两丈,红发血肤,头长牛角,面如夜叉,狰狞恐怖,吓杀活人。
他要求村民必须献祭一对童男童女,不然就吃了他们所有人。
秦光奸诈狡猾,故意到偏远的边疆山村吃人,自以为做得人不知鬼不觉。
可他万万没料到,小河村有一村民,恰好是我昔日的部下。
我生前辅佐『济阳侯』,镇守在铜岭郡南边的大矿场,是一名监军参将。
小河村的『章江』在南方军队服役时,担任我的『执戟郎』。
他对我十分敬重,我也很信任他。
得到文判之位后,我还曾托梦给他,叮嘱他帮忙处理了一些生前未完成的私事。
小河村遇到『赤发鬼』时,章江已年过六旬。
他的孙女正好抽到了『红头签』,要在当晚献祭给赤发鬼王。
他表面答应,暗中朝着我的小神像祈祷。
我立即回应他,急忙赶到小河村,结果发现赤发鬼王竟是咱们的都城隍大人。」
姜文判说得如此详细,还有名有姓,有地点和时间。
小羽虽十分不解秦城隍为何要吃人,却还是相信了这件事。
而且,秦城隍化身「赤发鬼王」,绝非一次偶然的行为。
「秦光,你有何话说?」
秦城隍本打算继续闭着眼装死人,可小羽刚问了一句,又立即叹气道:「算了,事到如今,还有什麽好说的?
本以为你只是尸位素餐,面对妖患,惜身爱命,不肯承担保境安民之责。
没想到你竟是个披着人皮的魔头。
你自己都和妖邪一样吃人,难怪对如今的西蜀妖患没啥反应。」
她离开老爷椅,走到丹墀下,冷漠俯视他道:「你若是渎职,我只会废黜你的都城隍神位,再派鬼神押送你去地府,让判官审判你。
现在你自身化为妖魔,本宰衡只能斩妖除魔,打灭你魂魄,砍下你首级,传首九边,以儆效尤。」
「锵!」
说完她便拔出巧实剑,凌厉的剑气还没挥出,已经刺得秦城隍灵魂发颤。
他睁开眼,惊慌叫道:「我乃都城隍,我没有错,你不能斩我。」
「你都吃人了,还没有错?」小羽怒喝。
秦城隍激动叫道:「我守护西蜀整整一千三百年,整整一千三百年!
每年只吃几个人,算得了什麽?即便我不吃他们,他们难道不会死?」
小羽原本已在心里决定,不再在他身上浪费时间,毕竟她时间本就不多。
可秦城隍的话,太匪夷所思,完全不像个正常人能说出来的。
「你莫不是夹脑风?『城隍』是什麽,你可还记得?」
「城隍」的字面意思,就是城市的守护神,职责十分清楚明白。
「你区区一介凡人,才活了二十年,懂什麽?」秦城隍表情复杂,有激愤,有回忆,有羞愧,有悲伤,有痛苦,也有一丝茫然。
「我一千三百年前来到西蜀,立志守护蜀国百姓,让西蜀成为西方的极乐世界。
对内,我努力教化百姓,惩罚践踏伦理道德者,褒奖践行圣人之道者。
以阴司报应,让世人明白善恶好坏丶因果报应的道理。
对外,我带领西蜀鬼神,清除境内一切邪祟与鬼怪,誓要还天下一个太平无忧的盛世。
十年后,西蜀的境况似乎有所改变。
可一百年后,我再看西蜀,似乎又没什麽改变.一千年后,你猜我发现了什麽?
哈哈哈,我守护西蜀一千年,到头来和一千年前没什麽区别。
每年枉死之人依旧那麽多,困苦病饥仍旧存在,恶人没有变好,好人没有增多。
不被妖精所害,又如何?还是会被人『吃掉』。
被我吃几个人又如何?从我开始吃人的几百年,西蜀不还是这个样儿?」
秦城隍眼神嘲讽地看着小羽,「你说我渎职,可城隍的职责就只是让西蜀维持原样。
无法变得更好,只要不变得更坏,我就是个合格的好城隍!」
小羽神色平静,心里很不平静,问道:「你一个人类,又不缺香火供奉,怎麽想到要吃人,还专吃孩童?」
「你吃过人吗?人是最好的祭品,尤其是童男童女,先天元气还没消散,男女一起吃,阴阳和合,大补,且味道极鲜美。」
秦城隍说着说着,竟砸吧几下嘴巴,脸上情不自禁露出回味之色。
「你也是人!」小羽怒道。
秦城隍叫道:「不,我是神灵,不是人。
神灵长生不死,打个盹,稍微不留神,几十年丶几代人就过去了。
他们连山上的大树都不如,树能长几百上千年,一直在长大。
人却如同地里的麦子,一茬又一茬。
纵然今年遭了灾,饿殍千里,尸体枕藉,神灵睡一觉,醒来后村子里又变成阡陌纵横丶屋舍连绵丶鸡犬成群;城内街道上摩肩接踵丶人声鼎沸,好一片繁华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