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地里,转移到暗地。
他们只是放弃一小部分利益,以小恩小惠,使百姓满足。
平时的大唐月报,也被截留,不会在乡里流传。
他们蛇鼠一窝,不仅杀死十几名官吏,还对他们的家人赶尽杀绝。
黄曦声称自己已经被通缉五年多,一直东躲西藏,在曾经受过黄广夏恩惠的一户人家中避难。
天子南巡,是黄曦唯一的机会。
李瑄令张巡丶廖峥嵘,全力开始调查此事。
不出意外,这里的锦衣卫也腐化了。
又令禁军戒备。
同时,李瑄下诏赣水军开赴南康郡。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一看!
现如今,赣水军就驻扎在南康郡北面的庐陵郡内的太和县,距离南康郡不过一百多里。
在高效率下,仅仅三天,便真相大白。
黄曦的话几乎不差。
已经升任江西副巡抚的上任南康太守和这一任南康太守,与豪强狼狈为奸,残害忠良。
此性质比淮阴更为恶劣。
因为南康郡已经将黑白颠倒,说是裂土割据也毫不为过。
朝廷的威信,因此受到巨大打击。
如果不处理好,会使忠正寒心。
假如黄曦申冤无路,带着民怨沸腾的南康百姓揭竿而起,将大唐推翻。
李瑄即便有再大的功绩,也会回归于原点,最起码在下一个朝代中,李瑄会被钉在耻辱柱上。
因为是李瑄间接酿造这一切。
李瑄从不推卸自己的责任。
当南康太守得知事情败露以后,自知必死无疑,南康豪强们也明白自己的宿命就是身死族灭,遂联合在一起,准备拼死一搏。
但李瑄已经提前留一个心眼,并没有进入赣州城,而是在城外驻扎。
只要在空旷地,李瑄麾下的一千天策铁骑,可轻易战胜上万的乌合之众。
更何况李瑄徵调的赣水军很快就会到达。
南康太守也明白李瑄在调兵遣将。
现在唯有捉住李瑄,才有一线生机。
他不得不与豪强们,组成联军,攻击李瑄的行驾。
横竖都是一死。
这种想法虽异想天开,但未必没有胜算。
随即,南康太守打着尊奉李隆基一脉为正统的旗号,宣告谋反。
试图等消息传出去后,得到其他地方的响应。
当一些县兵捕快得知要进攻皇帝后,都快吓傻了。
南康太守即便威逼利诱,也出现不少逃兵。
南康豪强聚集的家奴也不算多,还有一些懵懂无知的佃农。
以至于刚出城,就被天策卫一个回合冲散,南康太守等南康官吏被捉。
随后,李瑄令锦衣卫在南康郡一个县一个县地抓人。
凡是官吏,一概缉拿。
知情不报,也是罪责。
李瑄依旧没有罢免江西巡抚,因为江西的地理环境,比淮南差的多。南康在江西最南端,户籍数量也一般。
上任没多久,再加上上一任南康太守为副巡抚,眼睛被遮住。
李瑄令人到达豫章,将所有涉此案人员一并抓获。
于十月初,在赣县将他们全部斩首示众。
家人全部流放至云南。
被这些奸佞害死的官吏,重新厚葬。
李瑄亲自祭奠。
如有后代,必会厚待。
李瑄为弥补黄曦,以「忠良后代」,门荫入仕,提拔他为赣县令。
希望他能在任期之内,将大唐新法策令贯彻在赣县。
黄曦心中阴霾一扫而空,对李瑄感恩戴德。
他心中秉持忠义,认为父亲的亡故,与朝廷无关,是小人奸臣当道。
现至尊惩奸除恶,为他报仇雪恨,又亲自祭奠父亲,父亲在九泉之下,一定可以瞑目。
他发誓自己一定要克己奉公,使赣县恢复生机。
直到十月下旬,李瑄才启程前往大庾岭。
准备进入昔日的岭南,现在的南海郡。
汉武帝时,庾胜筑要塞庾岭。
开元四年,张九龄辞官闲赋在家的时候,上奏朝廷,徵调农闲时的民夫,在梅岭劈山开道,建立大庾岭路。
至此,张九龄亲自到场踏勘,缘磴道,披灌丛,不辞劳苦,指挥施工。
大庾岭古道修通后,全长三十多里,路宽近六丈,非常方便车马行进。
百姓们又在路两旁遍植松树。
大庾岭路开凿后,公私贩运「转输不以告劳,高深为之失险。于是乎鐻耳贯胸之类,珠琛绝赆之人,有宿有息,如京如坻」。
李瑄就是踏着这条路,与无数商人队伍擦肩而过,进入南海郡。
连通大庾岭路的道路,又经过乾元这几年的修理,较为通畅。
李瑄在始兴郡停留半月时间,于十一月下旬,到达南海郡的南海城(今广州)。
北方地区,已经冰天雪地。
这里依旧温暖如春。
李瑄来的正是时候,随行的将士不用担心气温过热。
他也在这一世,如愿看到波澜壮阔的南海。
南海城是许多海洋小国的贸易之地,当他们得知大唐皇帝到来后,纷纷进献珍宝,以示友谊。
李瑄也亲自到达贸易市场,参观南海的各种奇珍异宝。
又到南海各县巡查。
在检阅军队,慰问水师的时候,李瑄乘坐战船,在南海上巡视三日。
李瑄指点辛云京,在未来几年,先利用水师,辅助福建省,拿下琉球,使其成为大唐的领土。
十二月下旬,李瑄交代一番事宜后,离开南海,开始北归。
先回到始兴郡,不再进入江西,而是沿着西面的道路,进入湖南,一路巡视。
乾元八载二月,李瑄北上至巴陵郡,在岳阳楼召文人,再次进行一番思想宣传,并留下诗作。
特别是在洞庭湖的时候,写下「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四月上旬,李瑄进入湖北省。
五月下旬,李瑄到达巴东省的夔州,再次与巴东巡抚杜甫相会。
早已知晓李白的死讯,失去一个人生中重要的朋友,杜甫悲痛不已,多次写诗怀念。
他希望李白不是真正逝去,而是超脱凡俗,回归上天。
与杜甫一起巡视巴东省北部,李瑄很满意杜甫对地方的治理,半个月后,他告别杜甫,启程进入关中省。
终于,李瑄在乾元八载七月,回到长安。
他乘大运河南下,然后轻车简行,用将近两年时间,完成第一次巡视天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