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百度文学 > 大唐天将军 > 第476章 过古代君王,李白的手稿

第476章 过古代君王,李白的手稿

不能只靠自觉。

「至尊曾说过,翰林院是出宰相的地方。可我却无法把握住。我时常想,一个人怎能靠诗文出名呢?还得靠执宰天下名留青史。」

讨论起时政,李白为此而感叹。

李白即便到老以后,也想着「拨乱反正,治理天下」。

历史上,也是在人生的末年,成为永王的幕僚,为永王写下「永王东巡歌」,并表达自己的踌躇满志。

就像是历史上杜甫所着的「名岂文章着,官应老病休」。

这是这个时代所有诗人的心声。

诗仙也是人,像古人一样的远大抱负,一直存在。

曾几何时,李白也想过李瑄登基后,重用了高适丶岑参丶王维丶王昌龄丶杜甫,为何不用他呢?

直到「智慧宫」出现,李白才知道,治理天下的才干,不过是他的一厢情愿。

李瑄之所以是李瑄。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一看!

是因为李瑄从来不会直接把一个人提拔到天上。

统帅军队的时候,李瑄对将领们论功劳提拔,一级一级。

杜甫丶高适丶岑参丶王昌龄等官吏,都是一步步升上去的。

李瑄最信任的幕僚李泌,曾经为李瑄立那麽大功劳,就因为一直是白身,李瑄没有直接提拔为相。

而是先任天策府行军司马,然后范阳太守,到现在兵部侍郎。

现在为入相做基础。

李白的目标是宰相,李瑄就算与李白关系再好,也不可能使他「一步登天」。

「太白已经名留青史了,如今的几位宰相,一个月连休息两天的时间都没有,又不敢饮酒,怕误公事。哪有太白这种逍遥自在,我猜后人一定会称你为诗仙……」

李瑄诙谐地说道。

李太白,可比宰相有名多了。后世李白可谓妇孺皆知。

而真正妇孺皆知的「相」,恐怕只有诸葛亮了。

事实上,李白还是错误的理解了「智慧宫」,以为智慧宫只是一个教导知识的地方,一个负责编着图书丶翻译图书的地方。

要知道,智慧宫祭酒可是「从一品」的官职,是仅次于宰相的一品大员。

而真正的智慧宫,是李瑄让唐人「思想转型」,跳出循环,使华夏民族螺旋上去的场所。

谁是智慧宫第一任祭酒,只要将智慧宫治理好,绝对是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但李白「济世安民」的心太重,没有选择担任智慧宫祭酒。

「诗仙……诗仙……」

李瑄的话,让李白一扫惆怅。

往事不可追,就像现如今的美酒一样,今朝有酒今朝醉。

可能是琼浆玉液醉人,也可能是李白的酒量下降。

饮酒不到一个半时辰,李白已经微微有些醉意。

看李白醉酒高歌作诗,李瑄停止再饮,只是与李白静静谈话,说古论今。

李白最崇拜的人是谢安。

李白最崇拜的诗人是谢眺。

李白想如陶渊明一样田园隐居。

李白也向往道家无为。

李白有轻侠之风,有「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的任侠之气。

在李白的梦中,上可九天揽月,下可五洋捉鳖。

他是太白星转世,醉酒在人间,是人间的谪仙人。

他复杂且多变,天真又认真……

日月齐出,星光灿烂,是李白的境界。

「至尊,草民为你献上剑舞……」

李白说着,拔剑为李瑄舞剑,想如年轻时一般。

浪迹一生,他的剑并没有像传言一样杀过人,也只是这样了。

彼时,夕阳西下,映照庭院。

「太白不可,身体为重……」

李瑄连忙起身制止李白。

这个时代,男子舞蹈是正常的礼仪,连李世民都会在宴会上起舞。

为李瑄献舞的将领也不在少数。

他也想看看「师从裴旻」的剑,但李白已经老了。

「我是李白啊。」

李白没有「遵旨」,我行我素,已经提剑在庭院中舞动起来。

在落日的馀晖下,白发苍苍的李白站在庭院中,身形虽略显佝偻,但眼神中依旧闪烁着未泯的壮志。

他缓缓舞动长剑,剑刃在夕阳下泛着冷冽的光。

起势时,动作虽不如年轻时那般迅猛,但每一招都饱含着岁月沉淀的沉稳与力量,仿佛在向天地诉说着他那未曾实现的抱负,剑风猎猎,似要冲破这暮年的束缚,与日月争夺光辉……

「剑,也仅此而已。」

李白收剑以后,看着宝剑,呐呐一言。

像曾经所追寻的,是自己辜负。

他不能看透历史,也只是在遗憾中,又有许多无奈。

一生坎坷,渴望在仕途上大展宏图,却未能顺遂心意。命运的波折并未磨平棱角,诗作愈发绚丽。

这一舞后,李白醉倒了。

他的夫人宗氏和儿子李伯禽将李白搀扶回庭院休息。

李瑄以为李白只是一醉,但第二天,李瑄在县衙时,传来李白重病的消息,在床上无法起来。

这让李瑄十分揪心,他还未洗漱,就跑到李白庭院中看望。

昨天还好好的,怎麽一醉以后病重呢?

当年,王昌龄去看望孟浩然,孟浩然因为兴致,多饮几杯酒,吃了一些河鲜,旧病复发而亡。

李瑄不想再出现这种悲剧。

到达李白院子后,李瑄看到躺在床上的李白,脸上没一丝血色,嘴唇也发青。

李瑄连忙传随行的御医来检查李白的病情。

「启奏至尊,太白先生脉象虚浮,胸内有重症,似乎是肺痈!久未治疗,又肆意饮酒,只怕……只怕很难调理过来了。」

御医向李瑄回答道,微微摇头。

此御医名李鹤生,也在济生堂教课,他是当前最好的御医之一。

「李太白是朕的朋友,一定要全力拯救。」

李瑄面色一怔,但他没有为难李鹤生,只是重重地将李白托付给他。

药医不死病。像影视剧中因御医治不好病,推出去斩了之类,或着对御医暴怒的事情,不会在李瑄这里出现。

他重视友情,但也尊重医者。

太多在后世不致命的病,在这个时代都是绝症,所以才有济生堂出现。

「臣定竭尽全力!」

李鹤生拱手。

不用面对来自皇帝的压力,御医才可更冷静的治病救人。

经过针灸和医药调理,到第三天下午,李白才苏醒。

他从宗氏口中得知至尊每日来看望他后,非常感动。

他想喝酒,但宗氏再也不肯给李白酒。

李白全身不自在。

他深知自己时日无多,不惧怕死亡。

但李白也有牵挂啊!

他的妻子怎麽办?他才二十多岁的儿子李伯禽怎麽办?

他又想起自己的女儿李平阳,他总是出游,未尽父爱,可女儿刚嫁人不久就去世了。

这是李白少有后悔的事情。

最终,李白吩咐李伯禽将最近两年在金陵整理的手稿准备好。

他要将自己的全部诗歌,赠给下次来看望他的李瑄……

(本章完)

推荐阅读: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圣域乐园 仙人就该是这样 全民抽卡转职,我一抽满命! 不可信奉 公若不弃,愿拜为义父 败犬女帝,把头发盘起来! 蜀山镇世地仙 西游:开局拜师菩提祖师 希腊带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