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怒斥道:“事到如今,你还敢顶嘴?”他眼中闪过一丝冷煞之气:“若不是你们执意增兵,让他们觉得受到了威胁,他们未必就会对我们开战。”
杨昭薄唇紧抿,他不同意皇帝的观点,但是却不能继续反驳他。
皇帝看着他,冷冷道:“当时若是直接和谈,兴许能不费一兵一卒,就换来一个平静的邻邦。”
杨昭忍不住道:“父皇!如今剌古的领军人物,乃是当年瓦旦第一勇士蒙坚。”他抬眸,直视皇帝的目光:“他当年在瓦旦之时,便和大文结下了不解之仇,后来他逃到了剌古,这些年一直在厉兵秣马,为的就是能卷土重来啊!”
皇帝面色顿了顿,他也知道这件事。
早在几年前,白亦宸去剌古打探之时,便将这消息告知了他。
但皇帝的内心仍然十分抗拒开战,一直抱着不切实际的幻想。
皇帝怒视杨昭,杨昭依旧言辞恳切:“父皇,儿臣相信亦宸他们,一定能杀出重围,将剌古人赶回自己的地方去……请父皇再多给他们一些时间!”
皇帝冷笑起来:“多给一些时间?你就不怕剩下的十五万大军,也一起葬送了?朕一生的心血,都被你们的付之一炬了!”
皇帝面上青筋暴起,十分骇人。
孟公公连忙上前劝道:“皇上莫要太激动,当心身子!”
杨昭手指微微攥紧,沉默地看着皇帝,一言不发。
皇帝定了定神,大手一挥,道:“罢了,以后北疆之事,你不必管了。”
杨昭眸色一变,急忙出声:“父皇!”
皇帝转过身,不再看他:“还不退下!”
杨昭的拳头有些颤抖,薄唇抿着,长眉紧紧拧在一起。
孟公公看了一眼皇帝的背影,又对杨昭使了使眼色,道:“四殿下,奴才送您出去罢?”
杨昭盯着皇帝的背影看了一会儿,眼中不可抑制地浮现出几丝失望。
无奈之下,他才离开了太极宫。
此时,暴雨如丝,簌簌而落。
杨昭心中微沉,直接去了御书房偏殿,呆了一夜。
这一夜,他绞尽脑汁想了不少办法,但都觉得无济于事,直到天亮才神色郁郁地回到了云瑶宫,继而碰上了杨初初。
没想到皇帝,还私下接见了杨赢。
他到底想做什么?
……
此时,杨昭坐在云瑶宫的书房之中,仍然不知疲倦地看着堪舆图。
凤山被围,若是剌古在当地有十万兵马,不太可能全部驻扎在凤山。
因凤山的地貌崎岖不平,少有适合大军驻扎的地方,中间峡谷峭壁纵横,其实不太适合正面开战。
若是十万人无法全部出动,那定然有一部分,要放在吴城附近。
吴城也是大文的地界,但吴城和武城一样,和剌古接壤,当地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都无法和剌古彻底分割开来。
若是要解凤山之围,吴城必须有兵马可调。
就在杨昭冥思苦想的同时,远在千里之外的武城,众位将领们,也聚在一起商议此事。
苏将军提议:“吴城那边,钟将军不是有三万守军么?不如请钟将军派兵,拖住一部分剌古兵力,这样一来,白将军在凤山,也不至于以一敌二了。”
若是人数真的有两倍之多,实力太过悬殊,要杀出重围,实在是太难了。
众人听了,有不少人附和。
但也有人道:“可是吴城也只有三万守军,万一被剌古打败了,破了城,那如何是好?”
“就是啊……那凤山好歹算是剌古的地盘,若是吴城破了,那可是有一城百姓啊!”
这话说得冠冕堂皇,让人无法反驳。
雷副将哼了一声,道:“全副将到底是担心吴城百姓,还是担心别的?”
众所周知,他们此次来北疆,最重要的任务是守城,而非主动进攻。
如今白亦宸算是主动进攻,就算真的劫了粮草回来,功劳还要打几分折扣的。
但现在五万大军被围,若是出动守城的兵马去帮忙导致丢了城池,只怕皇帝要雷霆大怒。
方才说话的全副将,是全大将军的远亲,在军中没什么声望。
他一被雷副将反驳,便不敢吱声了。
雷副将看向面色凝重的白仲,拱手道:“侯爷,可否拨两万人马给我,我带人去凤山增援!”
白仲眸色沉沉地看着他,凝神思索起来。
“不可。”一直没说话的全大将军,此时幽幽开了口:“如今剌古大军主力,还在我们附近,若是我们调兵出去,极有可能还未到凤山,便已经羊入虎口了。”
雷副将脸色更差,他一向快人快语,此时也有些不耐烦了:“那全大将军觉得,应该怎么办?”
全大将军勾起唇角,脸上露出一丝笑意:“白将军吉人天相,又用兵如神,一定能化险为夷的。”顿了顿,他又看向白仲,道:“侯爷,您说是吧?”
白仲抬眸,视线与他对上,暗流涌动。
全大将军避开他的目光,似笑非笑道:“若白将军真的遭逢不幸,也是没办法的事……男儿保家卫国,抛头颅,洒热血,全某也只能道一声佩服了。”
说罢,他缓缓站起身来,道:“我营中还有事,各位继续。”
然后,便抬脚离开了议事厅。
白仲的面色冷得像冰,整个大厅中,再无一人敢说话。
又有几日过去,还没有新的消息传来。
杨初初昨夜做了一夜噩梦,早起便有些坐立不安。
而更让她害怕的,是杨昭这几日也没有再去御书房了。
杨初初怀揣着担忧,来到杨昭的书房门口。
她迟疑了片刻,还是伸出手来,轻轻叩门:“四皇兄。”
没有声音。
杨初初等了一会儿,正准备离开,却忽然听得一声低低的:“进来。”
杨初初眸色微凝,伸手推门。
进到书房之中,杨初初愣了愣。
一向整洁干净的书房,居然满地废纸。
杨初初抬眸一看,杨昭独自躲在桌案前,旁边摆着许多兵书,还有两张画了标记的堪舆图。
他似乎在纸上写着什么,杨初初走进了些,他下意识停笔,抬眸。
眼里布满血丝,形容憔悴。
杨初初惊愕道:“四皇兄,你到底怎么了?”
杨昭无声叹了口气:“没什么……不过是在想办法。”
但就算办法再多,皇帝不肯再增援北疆,他们便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可就算这样,杨昭还是竭尽全力地想挽回一些损失。
杨初初见他有些狼狈,心下不忍,她看了看旁边放凉的饭菜,小声问道:“皇兄一直没吃东西么?”
杨昭淡淡道:“没什么胃口,让他们撤了吧。”
杨昭面上,是藏不住的落寞。
杨初初抿了抿唇,柔声道:“四皇兄,现在北疆已经很乱了,你不可以再倒下!初初让人热些饭菜来好不好?”
杨昭摇了摇头,道:“我倒不倒下又有什么关系呢,完全帮不到他们。”
杨初初愣了愣,她从没听过杨昭说这样的话。
印象中的杨昭,总是自信、沉稳甚至还有几分运筹帷幄。
小时候的他极端理性,长大一些后,才开始通晓人情世故。
但无论是哪个阶段的杨昭,都没有这样颓然的时刻。
杨初初走近几步,来到杨昭面前,道:“皇兄不要难过,初初陪你。”
杨昭勉强笑了笑,他抬眸看向杨初初。
她一双美目十分清亮,里面还带着一丝忧虑,不再像平时那样天真快乐了。
杨昭忽然问道:“初初……四皇兄,是不是很失败?”
杨昭第一次这样怀疑自己。
彻查户部、追回赃款、增兵北疆……在他眼里,这一直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就算排除万难,他也要执着地去做。
但如今看来,他已经不太确定这样做是对是错了。
如此激进的措施,不但让大文骑虎难下,还把自己的好友及五万精锐,亲手推入了火坑。
也许皇帝说得对,他太不自量力了。
于公,增兵北疆,正面迎战的策略可能会导致北军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于私,皇帝可能会借此彻底打压他,他也没有能力,去保护亲近的人了。
杨初初担忧地看着他,还未开口,杨昭又问了一个问题——
“初初,如果经此一事,亦宸真的回不来了……你会不会恨我?”
作者有话要说:大家不要怕,不会虐的~有些人前面有多狗,后面就有多惨感谢在2021-08-2418:20:55~2021-08-2423:09:4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sunshine、韶清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