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月球建城
翡翠城选择的要素很特别。
“是硅酸盐。”
“即由硅、氧和金属元素组成的复杂化合物。”
“这是一种储量丰富的矿物形态,它们占据了这个世界底壳总量的90%,是类地行星岩石部分的绝对主体。”
“委员,我凝聚光核时请教了石敢当,想要找到一种最常见且其他世界也有的物质。以这样的物质作为要素,不论损坏再严重,都能找到材料修复,也可以造出最多的住宅。”
周异初听有点疑惑。
复杂化合物也能作为要素?
不过他立即想到,自己的要素是手机,从成分来看,可比硅酸盐要复杂多了。
“如今公司正在开发火星和月球。所以我想,如果我能适应那边的环境,在当地搭建出能够供给人们生存的建筑,就能让更多的人在那边定居和劳动。”
“这也是我选择硅酸盐的原因。”
“不论火星还是月球,都是类地岩石星球,不论哪一座翡翠城到了那边,也能够获取足够的要素用以扩张机体。”
“如果您同意,我想要让5号楼和7号楼,先分别去火星和月球上开始建造它们的社区。它们现在都长大了,也达到了A级强度,能抵挡大多数的辐射能量,不怕冲击,我与它们连接,能够将它们以我躯体的形式带过去。”
周异这才知道,翡翠城的进化方向和公司战略紧密相关。
虽然它这思路很好。
可惜目前条件并不成熟。
周异不得不解释道:“人类或血肉生命要定居那两个地方,不仅需要保护的建筑,还需要水和氧气,地球上绝大多数都是碳基生命,离不开这两个基础。”
“水在那两边还有一些,虽然都是以水冰形态存在,挖掘开发还能获取,主要是缺乏氧气。人造氧气成本很高……”
说着说着。
周异忽然哑口。
等等。
这似乎并不是不可能的事。
他立即召集了农业部、医学部、制造部、电力部和程序部等部门开会。
周异问众人:“当前我们要正式移民月球或火星,技术上有没有可行性?”
达芬奇代表医学部发言:“地球绝大多数生命需要水、氧气和食物作为基本生存支撑,水可以通过对当地冰层进行收集转化和处理获得,就是挖掘和转化需要成本,得派出废土装甲进行开采。”
“那边属于无菌环境,不存在生物污染问题,就是低重力长期生存可能导致骨骼肌肉疾病。但如果能是强化者,并且持续有死海果增强体质,这方面也不是问题。”
递归市代表,卡丁车西格玛接着这一话题讲道:“董事长,其实从旧人类时代开始,殖民迁徙其他星球的想法一直都有。”
“机电城市这边也进行了相关的尝试和内测,不过因为成本过于高昂而放弃,但技术体系框架并不是秘密。”
“以月球为例,制氧技术方案为电解月壤,以及电解极地冰。”
“月壤含40-45%氧,主要以硅酸盐、氧化物形式存在。将月球上的月壤采集后,可通过氢还原法和熔融电解方式获得氧气。其中熔融电解流程最简单,但需要将温度提升到加热月壤至1600°C,能耗和成本比氢还原法高。”
“电解月壤还能获得作为副产物的铁,能够用于当地的建筑框架和设备零件。”
“电解极地冰则是融化后进行电解,可获得氧气和氢气,氢气循环用于月壤还原。”
“总体而言,是以电解月壤为主,电解极地冰为辅。”
“月球上有着近乎于无限的月壤,所以这一方式能长期获得足够的氧气。”
它停顿了一下,扬声器里继续传出声音。
“生成水的方案。主要包括氢还原月壤,太阳风质子利用,以及废水循环。每1吨月壤可提取约1升水。”
“整个工程就是月壤制氧+氢还原制水+闭环回收的三位一体系统,足够实现地球生命在月球上的长期生存。”
“不过要打造出这一循环供水供氧系统,并让其持续运转,我们缺少配套完整的工业体系,无法达到旧人类曾经的精度。只能靠数量和功率去弥补这方面的缺陷,损耗较高,利用率较低。”
“换算成我们如今使用的电力单位,要供应100人规模的最低水氧系统,大约需要2000浮,即人均需要20浮的电力设备支撑,以及相匹配的原料不间断供应。”
周异顿时心里有数了。
他问:“那有没有办法在月球种植农作物或人工合成食物?”
“当前技术手段,长期可用的是生物混合法。”
西格玛答复道:“先通过博世反应将CO和H转化为甲醛,实验室转化率约60%,1吨CO可产0.3吨甲醛。”
“然后采用古中国的人工淀粉途径,甲醛经缩合反应生成C中间体,再通过11步酶促反应将C单元聚合为淀粉。1立方米生物反应器年产淀粉,大约和5亩玉米地相当,能养活5个人。”
“按照能量消耗计算,1kg淀粉合成需约200浮电力设备的一个小时运转。”
“整个成本非常高昂。”
“只是成本问题?”
“是的,能源成本极其高。”
周异反而松了口气。
换成过去,那的确是可以就此打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