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佳妮点点头:“对,我觉得你谈起来比较随意,好像不用调查,就决定收购了!”
“你说的这些,是我下面的员工要去做的事,也可以说是普通公司之间的并购。”
“但是对于最顶层的商人来说,公司的收购,往往只是一念之间的事情,也只是在两三个人的口中就能决定的。”
“很多时候,你看到的下面公司的唇枪舌剑的谈判,无非就是在执行顶层人的意志而已。”
“比如说等到时候对艾尔·卡地亚的业绩对赌,双方一定会各种据理力争,为的就是维护自己的利益。”
“不过我倒是没想到,她找我,竟然是把卡地亚送了过来。”
李长河这时候颇为新奇的说道。
这对他来说,简直就是意外之喜。
等回到了酒店,没过多久,安娜过来敲了敲门。
“boss,卫尔思先生来了!”
“让他进来!”
片刻后,卫尔思风尘仆仆的走了进来。
“威尔,来了!”
“boss召唤,我怎么能不来?”
卫尔思笑着冲李长河说道,随后李长河带着他,来到了外面的阳台。
“把我喊过来,是有什么事情吗?”
坐下之后,卫尔思直入主题的冲着李长河问道。
“第一,给你当后援,让你查查欧洲公司的账,顺便收拾一下那些不听话的家伙。”
博萨克集团这边目前主要分成了欧洲和米国两部分,欧洲这边一部分是博萨克原来的管理层,一部分是皮尔卡丹那边安排进去的。
而两帮人慢慢的融合,最近有些膨胀,最直观的反应就是在往总部递交的账目上,有很多的漏洞。
李长河下面有自己的财务团队,这些东西,一查就查出来了。
卫尔思没想到,公司内部的矛盾,竟然被李长河知晓了。
“欧洲这边,确实有点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意思,我之前想过整顿一下,不过因为米国那边一直没有步入正轨,所以没顾上。”
“也好,既然你现在都来了,我要是再不痛下杀手,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正好你在,有你坐镇,哪怕皮尔卡丹公司那边,也不会有大问题。”
皮尔卡丹公司的人有跟卫尔思别苗头的痕迹,但是这不代表着皮尔卡丹的意思,事实上卫尔思很清楚,皮尔卡丹对李长河是十分认可和欣赏的。
所以有李长河在,皮尔卡丹就不会为他的人站台。
“嗯,交情归交情,生意归生意,如果那边的人不合适,让他们公司换人。”
李长河微笑着说道。
“那第二呢?你既然说了第一,那肯定还有第二喽!”
卫尔思则是继续问道。
李长河笑着点点头:“对,第二其实是两件事。”
“我本来想让你来,收购一家公司,但是现在可能要变成两家了。”
“两家公司?”
“对!”
“一家是瑞士那边的手表公司,叫江诗丹顿,而另一家是今天刚发现的机会,法国这边的高端品牌,卡地亚。”
“手表?奢侈品?维克,你这是要在奢侈品行业做大吗?”
卫尔思迟疑的问道。
博萨克旗下已经有迪奥了,现在又要收购江诗丹顿和卡地亚,这真的是?
“对,等做完这些,你把江诗丹顿,卡地亚,还有迪奥整合到一家集团公司,后续可以继续收购一些品牌。”
“这两年,欧洲的经济状况不会太好,这些奢侈品牌大部分运营情况都不会好,尤其是瑞士那边的钟表行业。”
“东瀛的电子表和石英腕表对瑞士手表的冲击非常大,我们可以趁机拿下一些。”
其实李长河更像拿下的,是劳力士和百达翡丽,但是没办法,这两家都被幕后的家族死死地控制住,没有出售的可能。
所以李长河退而求其次,瞄上了江诗丹顿,江诗丹顿这些年的运营情况更差,都转手了好几家了!
“我们的重心,要放在奢侈品上面吗?”
卫尔思此刻迟疑的问道。
他不知道李长河收购这些品牌的目的,要是收购了来不发展,那不是瞎花钱吗?
可要是全力发展,就目前奢侈品的市场,还有发展难度,卫尔思觉得远不如他们的平民服装路线。
“欧洲和米国那边,要等一段时间,我的目标,主要是亚洲,尤其是港岛。”
“置地那边,在重新打造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叫城市综合体。”
“这种城市综合体的核心,就是最高档的商业购物广场,而这种商业购物广场的格调,最适合搭配的,就是这些高端奢侈品品牌。”
“这些奢侈品牌的柜台,决定了这些高档商场的客户吸引力,可以说对置地旗下的城市综合体而言,这些奢侈品品牌是它们对外主打的精华所在。”
“所以我觉得与其到时候跟这些品牌谈判,不如我们趁现在的机会直接拿下,然后用集团公司的名义,跟置地那边签订完整的战略合作协议,伴随着对方综合体的扩张而进行扩张。”
“欧洲的这些奢侈品在欧美如今销路受阻,但是你相信我,在港岛,在东瀛,在东南亚这些地方,绝对畅销。”
“这些区域,很多都是英法以前的殖民地,他们对这些国家的顶级物品会有一种迷之追捧,而这些地方这几年的富豪,可不少。”
李长河微笑着冲卫尔思说道。
别的不说,未来组建了德宝公司的潘迪升,就是靠着卖这种高档腕表发家的,人送外号手表大王。
他投资电影,也有一部分原因就是让电影里面的明星为他的手表做广告,电影广告。
听到李长河的话,卫尔思明悟的点点头。
“我就说你为什么突然对这些奢侈品牌感兴趣了,原来是为了置地那边的商业地产。”
“这样的话,我需要尽快组建一个商业团队过来,得从米国调一些人。”
李长河点点头:“也可以在欧洲这边,就地组建一些,尤其是组建一个调查公司,把欧洲这边的一些企业都摸查一遍。”
“相信我,接下来这几年,欧洲这边要出手的老牌企业,绝对会超出你的想象,这是我们大肆并购的大好时机!”
李长河这时候微笑着冲卫尔思说道。
八十年代的欧洲经济比米国要惨得多,也因此,这边的老牌企业要出售的很多。
别的不说,飞利浦旗下的光刻机业务,可是惨的很啊,估计用不了多久,就要跟另一家公司,合并成ASML了。
李长河要是不在这里面趁机捞一手,那都对不起他重生的身份。
当然,他也没想过彻底掌控ASML,毕竟那是不可能的。
很多时候,商业公司不止牵扯到商业,还牵扯到政治。
但是这不妨碍,李长河用点手段,把ASML里面的某些技术给“学”出来。
先把技术学到手,稳上二十年再说,二十年后,才是他的光刻机大显身手的时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