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第304章 达成

第304章 达成

临港的选址是俞兴没用太长时间就确定下来的位置。

如同他下手电车项目是从摸排供应链开始,把汽车产业列为“五大装备产业”的临港就拥有供应链的相关优势,而且就初步的接触来看,拿地成本与政策支持都不错。

这边在工业用地出让里提供的“七通一平”配套条件,一般就能降低企业前期15%-20%的开发成本,还有对重点产业项目能够返还30%-50%的土地出让金,这就能进一步降低实际成本。

俞兴在团队里得到过其它的选址建议,其中一条让人动心的理由便是,申城这边很发达,如果去相对没那么发达的地区,可以争取更多的优惠政策待遇。

但最终,他还是属意临港。

不管怎么说,当前阶段还是把一款成功的车做出来最重要,申城除了供应链的优势,后续类似于新能源汽车牌照的支持也会对用户形成强烈的影响。

碳硅集团的电车目前定位于中高端,市场策略必然是先以大城市为主。

以及,申城这边的事情还是更少更简单的,俞兴不确定只在移动互联网博取那么一点点小声望的自己莽莽撞撞的闯进其它地方,届时又会出现什么状况。

如果能取得初步成功,再看情况来争取不同地区的政策与扶持,事情会稳妥很多。

俞兴只谈明面上的理由,但也足够表达自己对想法的坚持。

深创投作为鹏城方面的机构,它的投资条件与浙商产投拥有了一样的前提条件,也就自然因为这种因素而无法继续往下谈。

这次代表深创投过来的副总裁赵国豪来回劝解了两轮,最终还是不无遗憾的说道:“俞总,我个人觉得你这个项目前景是很不错的,但是……如果是移动互联网方面的项目,我还能做做主,新能源车这一块确实也让人有些顾虑。”

赵国豪从早到晚连续参加了三次会议,不管是大会、小会还是融资会,他都觉得俞兴这次项目的运营很有条理,可惜,一旦投资,相关的因素就比较多,而项目又不能落地鹏城,希望就很小了。

俞兴对深创投和浙商产投的决定没有意外,只是笑道:“赵总,蔡总,虽说我现在没法去,但以后咱们还有机会合作啊,新能源产业链那么长,我们电车项目的成功又必须和整个产业链都取得成功,我们以后合作的机会是大把的。”

“几千万到上亿的规模不好投,那来都来了,今天意思意思,投个一千万,不也是对大家眼光的一个验证嘛。”

俞兴不嫌少。

赵国豪直笑,脸上是委婉的拒绝。

代表浙商产投的蔡皓宇就不同了,就好像刚才说的,如果真的落地临港,长三角的辐射范围还是相当广的,产业链的机会也确实存在。

他思考片刻,笑道:“那我们直接投产业链里的公司就是了。”

“可以啊,我也一样欢迎啊,新能源产业链能迎来投资,这是变相促进我们的成功,就像那个毫米波雷达,那种是真的很冷灶,多少钱都是支持。”俞兴话锋一转,“不过嘛,我们这次造车是要做深度的联合研发,势必要把产业链的情况、进度、前景都摸清楚,蔡总,你可以投我们,如果想投别家,也可以过来问问我们。”

他这么一说,再对在场的四位都笑道:“当然啦,IDG啊、今日资本啊、深创投啊,都是一样的,我必须要说,这条产业链可能会因为电车项目的新需求而发生过去没有的变化,不是身处其中,恐怕没那么容易弄明白。”

熊潇鸽饶有兴趣的问道:“俞总,举个例子?”

俞兴简单道:“比如,激光雷达。”

赵国豪皱眉道:“毫米波雷达都没做出来,激光雷达太远了吧。”

“毫米波雷达是我们还没造出来,国外已经出来十多年了。”俞兴说道,“白天的会议上就有从美国回来的西部数据的工程师,他和我在百晓生论坛上有沟通,聊的就是激光雷达的商业前景,国外这一块的研发肯定是领先的,但有不少都是从国内出去的人。”

他想了想,又举了个例子:“就好像精进电动的那两位创始人,他们都是从国内高校出去深造,学有所成又看到市场未来就愿意回来试试。”

俞兴最后指出赵国豪认知上的问题:“而且,毫米波雷达也不是激光雷达研发的前置条件,这是两码事。”

赵国豪听着俞总这么娓娓道来,不无遗憾的摇头道:“俞总,你是逼着自己要学成行业专家了啊。”

俞兴哈哈一笑:“不,我是主动了解,专家肯定不行,但大概得知道是怎么一回事,这个项目要做好,不光是碳硅集团要深入供应链,我自己也是一样的。”

赵国豪给予了最后的祝福:“俞总,期待你引领国内新能源发展的那一天。”

深创投已经没有继续参会的必要。

浙商创投有类似处境,但蔡皓宇与俞总握手之后说道:“俞总,你们现在也就是确认大概意向,我回去再聊一聊,项目落地的问题不好解决,数字上还有机会。”

推荐阅读: 什么金盆洗手,我又不是龙头大佬 互联网时代,谁还做传统游戏? 我看到了一切 怪物来了 来自末日 洛杉矶之狼 食仙主 财富自由从毕业开始 阴影帝国 贼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