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百度文学 > 多我一个后富怎么了 > 第302章 电车启动(6K)

第302章 电车启动(6K)

“发动机优秀,变速箱适配,底盘调教全是经验,那我绕开这些行不行?”

连续的问题配合俞兴有些轻佻的语气让不少人脸上闪过不悦。

不管怎么样,或者说,越是竞争,越是追赶,许多人对知名品牌的成功就越是尊敬。

俞兴这时候又说道:“刚才他嘴里提到K24Z2的输出线性是涡轮机难比的,我看汇川技术的刘总今天也来了,刘总能聊聊电机在这方面的变化吗?”

汇川技术是俞兴团队考察和接触的上市公司,目的在于寻求电机方面的合作研发。

只是,今天俞兴点出汇川技术的名号,在座的人几乎都没有印象,不知道是什么来头。

刘运良是汇川技术的副总,自己就是做技术出身,最近也和碳硅集团聊了不少,但仍旧心存疑虑,不过今天看到这个场面,又听到现在,反而已经倾向于敲定研发合作。

他拿到话筒,简单的给出定论:“发动机就是内燃机,是通过燃烧做功、曲轴旋转等机械过程来积累扭矩,如果是用电机来驱动,那是通过电磁感应直接驱动转子,扭矩在通电瞬间就能达到峰值,电机的扭矩曲线在转速范围内的波动不会大于5%,内燃机至少是20%吧。”

“内燃机的扭矩曲线是抛物线,电机的是矩形。”

“如果比线性输出,刚才那个本田的发动机大概确实比别的发动机强,但和电机相比,那一定是比不过的。”

“这是两个不同工业产品的比较。”

“我们初步的研究是用电机来驱动,油门从0到100%的线性度至少是95%的拟合直线,内燃机嘛,大概不会超过90%,或者,可能都不到85%。”

刘运良给了保守预估,但语气很笃定。

“电机能有多线性?汇川技术是干什么的?我怎么没听过?”后面一排的人听到结论,忍不住质疑这番话的水平。

刘运良乐呵呵的答道:“我们汇川是做矢量变频器的,通过自主研发打破了外资在国内市场的垄断,已经连续四年蝉联国产品牌第一,份额超过14%,我们07年开始做伺服系统和PLC,通过‘变频器+伺服+ PLC’的组合,为客户提供从底层驱动到逻辑控制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这么说吧,我们今年为京城的大会堂改造了电梯控制系统。”

“我对电力电子和控制算法等技术上面还是很有信心的,电机驱动线性不线性,这个事不难判断。”

刘运良说话很有底气。

俞兴示意这位暂且坐下,笑着说道:“碳硅集团今年要做电车,所以就全面梳理了一遍国内的供应商与根植于电车的供应链技术,汇川公司与我们达成初步的联合研发意向,发动机这一块确实很难追,但换成电机驱动,我从刘总身上看到了惊人的信心。”

他见还有人想说话,伸手在空中稍微按了按,继续说道:“我不是否认本田那款发动机的优秀,我只是想说,电车在三大件领域解决了燃油车难以追赶的问题。”

“百年工业不是开玩笑,如果要做燃油车来竞争,我今天绝对不会站在这里。”

“恰恰是,现在既然不需要追赶发动机和变速箱,底盘因为电池重心也变得更稳,抛开滤镜,一款电车至少可以与燃油车有竞争的可能性了。”

“我还没说,电车驱动的加速能力将会远超同级别的燃油车。”

“各位,一款燃油车的发动机、变速箱、底盘这核心三大件变得不再具备垄断式的竞争力,那会带来什么样的产品市场变化?”

俞兴拿起茶杯,喝了两口水,也给台下充分的思索时间。

刚才因为一小段的电机论断,大家的注意力有所转移。

此刻,绕开三大件的意义回到脑海之中。

现在的国产车难以追赶国外品牌,最具代表意义的问题不就是被人诟病三大件不行吗?

这方面除了技术积累,百年工业产出的专利墙也是问题。

这问题,那问题,怎么解决?

直接抛开问题,换个方向,那就不是问题了。

“我看到有人脸上的表情忽然变得很激动。”俞兴放下茶杯,笑道,“我想,比较敏锐的前辈已经感觉到这里面孕育的巨大机会。”

“我还是得强调一句,我认为这种变化必然是汽车行业里极其深刻的因素。”

“不管是汽车这一工业产品本身,还是与之绑定的品牌价值,都会随着电车的发展而动摇。”

“碳硅集团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如何把握这个机会,如何把一款足够优秀的电车做出来。”

俞兴侃侃而谈:“截止到现在,碳硅集团已经拿到2亿美元的投资,不光是我,资方也在积极探索变革时刻的黄金价值。”

“绕开传统三大件,立足中高端的错位竞争,这是碳硅集团现在的目标。”

“技术是在迭代的,国家的政策也在尝试驱动我们这一庞大市场的变化,这一点从这两年的文件也都能看出来。”

“一旦技术的迭代完成,市场出现变化,也就意味着汽车行业的供应链要重构了。”

“今天是碳硅集团的供应商会议,在座的各位都是我们认可的合作者,也是我们认为能够成为新兴汽车行业供应链的佼佼者与潜力者。”

“没有好的供应链就造不出好的车。”

“只有在座的各位取得成功,我才能取得成功,只有我获得市场的认可,你们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功,从这个角度来看,咱们的共同发展是有必要性的。”

“我期望我们能够以电车这样一款具备全新竞争力的工业产品为导向,进行深入的联合研发。”

“我自己是对这个电车项目投钱的,我也相信这份投入会换来更多的回报。”

“本来,出于对产业变革的认知,我有五分信心能够成功,但在过去几个月对国内供应链的调研与分析之后,这份信心变成了八分。”

“不光是在座的各位所表现的技术能力,包括目前供应链的基础突破也让人欣喜,我看到长安汽车已经联合西南铝业、重大等方面开发出了应用于车身覆盖件的铝材,我看到宝钢980MPa的超高强钢生产线已经投产,我看到华为推出了国内首款的车规级通信模块ME909T……”

“我对未来的成功充满信心。”

“我认为这很可能不是一次弯道超车的机会,而是一条全新的起跑线。”

“我们站在了新的起点,前面是庞大的市场。”

俞兴放慢语速,侧头往旁边看了看:“我本想看看旁边一起赛跑的国外燃油车品牌,却没看到他们的身影,再往后一看,他们居然是落后一步的位置。”

“我昨天和我的副总讨论这一点,他很不解,认为我太自大。”

“我今天在这里回答他。”

“因为它们的燃油车太成功了。”

“百年汽车工业,是积累,是领先,是成功,也是枷锁。”

俞兴说到这里,结束了一次对供应商的宣讲,看向第一排的IDG掌门人,询问道:“熊总,你看我们电车项目前景如何?你上来和我们聊聊,让我们也知道资方的看法和嗅觉。”

熊潇鸽直摆手,不愿登台。

俞兴走到他面前,强行把话筒递过去。

熊潇鸽拿到话筒,仍旧没有登台,只是往空中竖起一根手指:“我不懂汽车,我就想赚钱,我投一个亿。”

随即,他把话筒递还了回去。

一句话,一个亿!

俞兴率先鼓掌,会议厅里紧接着掌声雷鸣。

说一千道一万,没有比票子更具说服力的。

徐欣侧头看着熊潇鸽,瞧见他带着笑意的眼神,知道这位IDG掌门人今天是当了一回托。

她轻咳一声,自己也可以当托啊。

俞兴的目光与徐总交错,微微点头致意,不打算把话筒给她,准备接下来让已经有合作方案的供应商登台描述联合研发的模式。

然而,这时候的浙产投副总经理蔡皓宇见状,虽然没拿到话筒,却也站起来说道:“俞总,我们这边也很有兴趣参与碳硅集团的电车项目!”

俞兴这次是真惊喜,立即再奉上掌声。

随后,他邀请了汇川技术登台讲述电机的研发。

“俞总,你还找了不少托啊?”徐欣忍不住对站在一边的俞兴说道。

俞兴轻轻说道:“那个真不是,那个是真想来挣钱的。”

徐欣愕然,侧头看了眼浙产投的蔡皓宇:“你这个项目还真的要启动了。”

俞兴微微一笑:“是早已经启动了,不然,哪来的这个场面?”

徐欣忍不住再次环顾会议厅里的众多人头,有钱,有技术,有供应链,有潜在市场,有政策驱动。

短短几个月,俞兴的电车项目已经到了路上,目标是挡着挣钱的诸多行业巨头。

(本章完)

推荐阅读: 什么金盆洗手,我又不是龙头大佬 互联网时代,谁还做传统游戏? 我没落网,凭什么说我有罪! 我看到了一切 怪物来了 来自末日 洛杉矶之狼 食仙主 财富自由从毕业开始 阴影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