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大湖之畔的巫城时,卫渊终于知道,雨之国短期反扑的底气应该被打掉了。
此时卫渊凝立在城市上方,根本不在意偷袭,偶尔有巫偷袭,他反手就是一记道法直接将偷袭者轰杀,就是这么嚣张。
无论卫渊再如何嚣张张狂,也不见幽巫身影。
三万大军分出多支小队,在这座临时的大城中四处巡视喊话,将巫人从藏身处驱赶出来,命他们带上所有财物食水,在城南集结,限时一个时辰,逾时不到者,后果自负。军队也不怕巫族不听话,反正时辰一到,就会放火烧城。
卫渊已经通过道基武士召集分散出去的部队赶来汇合,一个时辰中陆陆续续又到了四万余,将这座巫城四面包围。
转眼间时辰已到,在城外集结的巫族只有六十余万,余者部分逃离,大多则是躲藏起来,期待能逃过一劫。
此时北方一点火光亮起,紧接着火线迅速向周围推进。上千人族修士不断将火系道法抛向四面八方,将整座城市点燃。
人族和巫族征战多年,各自都有许多专门针对对方的道法,这种在巫域天地中依然可以持续燃烧的道法就是其中之一,毁城格外有效,即便在水面也能燃烧。
火线由北而南,很快整个城市都变成了火海,许多巫族都从藏身处冲了出来,但很快就倒在了火海里。有些巫幸运地找到了安全的藏身处,也有许多死在了躲藏之地。
眼见整个城市都付之一炬,卫渊便命人押送所有巫族返回青冥。此地距离青冥九百里,此时还没有逃掉的巫族不是下民就是奴隶,基本都没什么修为,九百里对它们来说就是生死之路。
卫渊派了一万战士押送几十万巫族上路,一路上不眠不休,每日只吃一顿。如此处理,能活着走到青冥的十不存一。
这是阳谋,以此法可以让大部分巫族自行在路途中死去,不会产生多少业力。至于那些真的活着走到青冥的巫,卫渊也会遵守承诺,给他们活下去的机会。
巫族多了,本身就会慢慢改易天地。所以数量太多,也就成了取死之道。
运河的水已渐渐干涸,上游巫族已经切断了水源,以防止人族大军顺着水路进攻。
想要把运河填上是个巨大工程,现在青冥。百废待兴,人手不够,卫渊也就放任运河不管。一条运河不是关键,能打赢才是关键。
卫渊以一名道基武士幻化成自己的样貌,跟随大部队行动,自己则是孤身先行飞回青冥。
他先是看了一遍最近两日积累下来的公文。就这两天当中,报到卫渊这里需要他作决断的事情已经有两百余件。
有人间烟火辅助,卫渊处理公文的速度极快,两百余封公务只用了小半个时辰就处理完毕,其中耗用时间最多的还是读和写批复的过程。
现在新增的一件要事,就是需要尽快处理被巫族毒水污染的土地。这个目前没什么好办法,只能采用余知拙之法,将有毒地块全部挖起运走,再从其它地方运来好土填埋。毒土在界域外寻找一地堆放,然后再慢慢处理。
除此之外,短期内的大事是战争抚恤,长期的大事是伤残人员的待遇,虽然只有在青冥这才算是大事。或者说,在卫渊心中这是件大事。
正常九国处理方式,不算历史上有名的几位明君,基本都是发一笔银子打发掉,这已经算是仁政了。通常做法都是直接遣散回家,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