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罗纪公园》?
几人想起,前阵子在圈内颇有名气的这个剧本,确实是大项目。
“我需要稳定的发行渠道,你们需要可靠的剧本和成片,而我在这一方面从未失手过,我们本来就是天生的合作关系,没理由打打杀杀!”
陈奇继续道: “好莱坞正在开拓全球市场,亚洲30亿人口,你们打开了几个?香港如今已经成规模的引进外语片……”
“香港市场不值一提!”
“我知道,但香港背后是中国大陆!”
嗯?
几人眼前一亮,忙道: “你能让我们进入中国?”
虽然中国穷,但人口多啊!虽然中国穷,但市场潜力大啊!很值得培养。
“不!你们能不能进来,要看国家政策。”陈奇笑道。
"……"
他似乎在说废话,但几人的表情已经变得微妙。
陈奇摊开手,笑道: “所以我的意思很清楚,一旦哥伦比亚被收购,我需要一个新的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深度开发各种作品。
同时我也愿意与其他几家保持友好关系,比如
在剧本方面,我很乐意提供。你们应该很明白,如果这次罢工潮持续太久,对之后的好莱坞意味着什么?”
四人都是顶尖大佬,当然明白,也明白陈奇身上的各种价值:
他基本能代表中国电影,并且对国内有挺大的影响力!
他确实有一流的生产能力,利润回报率极其夸张!
被编剧工会这么一闹,好莱坞的确需要一支在体系之外又保持友好的创作力量!
与这三点相比,单纯的几个剧本显得无足轻重。想通了这些,四位大佬的心思突然火热:如果与陈奇达成哥伦比亚那种关系,甚至更深度的合作,是一本万利的事情。
但此刻场合不对,不好进一步交流。
最后,陈奇笑道: “为了让几位对我们的生产能力有更清晰的了解,欢迎派代表前来参观,刚好我的新片《邻居大战》很快就开机了。”
啊??
四人有点愣,你不是刚宣布不久么?这就开机了?你确定这种玩意能有高票房?
不过他们对此还挺感兴趣,纷纷表示愿意去片场看看。
“中国是友好开放的,我们东方公司也如此,希望我们能有个好的开始……先生们,为了电影!”
“为了电影!”
五人碰了一杯,喊着冠冕堂皇的口号,再度让全场侧目。
…
凌晨两点多。
《人在纽约》剧组回到酒店,众人的情绪依旧高亢,张艺某不知道从哪儿弄了瓶酒,还有点小菜,拉着王伯昭、鲍德熹准备畅饮一宿。
不得不说,老谋子的精力真牛逼!
后世70多岁了,还能保持一年一部片的效率,还有四个娃,最小的孩子是06年生的,那会他是56岁。
“我是比不上啊!”
“我才28岁就一身职业病!”
房间内,陈奇洗了澡光溜溜的往床上一扑,像条帅气的咸鱼。
龚雪穿了一晚上古装,时刻要保持仪态,也是腰酸腿疼。她用大毛巾擦着头发,奇道: “你哪来的职业病?我怎么不知道?”
“我是心理病,成天老想着伟大祖国的文艺事业,一想就胸闷气短、头晕目眩,只有进部了才能好。”
“那你应该格局大一点,你得再担起美国的文艺事业,一人挑两国,你这病才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