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很快就会结束的,每次都是装装样子,我们安抚好几个头头就行了。”
“咚咚咚!”
正此时,有人敲门进来,却是《致命武器2》的导演理查德·唐纳,进门就抱怨: “罢工罢工!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我的编剧也跑了!现在怎么办?”
“等待!”
塞梅尔一脸便秘。
《致命武器2》,就是梅尔吉布森演的那个系列电影。第一部票房很好,马上开发了第二部,谁想碰到了罢工。
……
派拉蒙也遭遇了如此麻烦。
斯皮尔伯格非常糟心,敲着《夺宝奇兵3》的剧本,道: “马上就要完成了!哪怕给我三天的时间也好,偏偏在这个时候罢工!”
“还差哪些内容?”
“印第安纳·琼斯与父亲的互动缺乏笑点,太生硬了,必须要修改!”
“那只好等待了,希望他们快点结束罢工!”
……
20世纪福克斯。
《飞越未来》剧组也在发愁,这片子已经拍完了,内部试看后,有一些需要补拍的镜头。既然补拍,就得编剧上场来写,可编剧都跑了。
或许有人问,非得编剧写么?导演、演员自己写不行么?
也行,但未必有那个水准。
因为好莱坞工业化的核心要素,就是细化分工,什么岗位干什么样的活。
像内地这种,某个大咖把别人的戏都删掉,只突出自己的戏,最后把整部戏搞的乱七八糟,拍拍屁股走人了,直接坑死了一个剧组。
好莱坞不能说没有,但很少。
“等等吧!估计他们很快就结束了。”
“《飞越未来》已经定档暑期,我们要尽快完成!我们不能找非工会成员来写么?一定要等?”
“非工会成员的水平难以保证,上哪里找………“
会议室内忽然安静,不约而同的想到一个家伙。
………
诸如此类,在几家公司皆有发生。
大概有30-50部电影受到了罢工影响,但影响最严重的还是电视节目。《奥普拉秀》《多纳休秀》停播,近百部电视剧停拍,电视台只能以重播、真人秀和新闻节目填补空白。
一些热门剧集,像《罗斯安家庭生活》《黄金女郎》等,要么停播,要么急忙请非工会成员来写。
舆论也很热闹,纷纷报道:
“据估算,罢工每周造成约5000万美元的直接损失,波及演员、剧组人员及周边产业。”
“一些编剧通过公开信、媒体采访,揭露资方利润分配不公,获得了公众的很大同情。此番罢工似与以往不同,他们非常非常坚定!”
“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致电工会,希望先让编剧将奥斯卡的台本流程写完,保障奥斯卡颁奖礼顺利举行,遭到了工会拒绝!”
“原定于3月24日举办的奥斯卡颁奖礼,宣布延后一周!”
(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