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知时非常期待寒假,但他身为一个即将面临升学考的初三党,假期短得可怜,满打满算只有十七天。刚放假在家补了三天觉,就失去了将近五分之一的假期,过年那几天也过得飞快,一晃眼寒假只剩一半。
这种感觉简直就像追更漫画的心情,满怀期待地打开最新一话,还没看够就猝不及防地结束了。
假期永远都过不够。
宋煜早他一星期返校,乐知时开启了孤独寂寞的补作业模式。开学前的那天晚上,他拿着不会做的寒假作业去宋煜房间,宋煜正在洗澡,他拿着本子原地打转等着他,地上新铺的地毯踩起来舒服又软和,坐上去也不觉得地板冷了。
他看见宋煜没收拾完的书包也搁在地上,无意间瞥了一眼,看见里面有几袋猫粮。
哥哥干嘛把猫粮带去学校?给朋友?
乐知时懒得想太多,趁他不在从睡衣口袋里摸出一块树莓味棒棒糖,丢进他书包里。
开学后,大家才有了很快就要参加中考的实感,学习氛围比之前浓厚了许多。才上一周的课,他们就参加了一次模拟考,成绩下来,乐知时考得还不错,英语班级第一,其他科目都是上游,虽然不是最尖子生的那几个,但发挥一直很稳定,上培雅高中部的实验班没有问题,加上林蓉和宋谨对他们兄弟俩的学习成绩没有强硬要求,两人心态也都很好,不怎么紧张。
乐知时是非常讲究劳逸结合的孩子,晚自习一定会留下来把作业写完,等哥哥的这段时间是他效率最高最专注的时候,因为只要把任务全部完成,他就可以和宋煜一起骑车回家,之后甚至还可以一起吃宵夜,充实无比。
“你每天也没少玩,考得还这么好,羡慕。”在花坛附近值周搞卫生的蒋宇凡两手拿着比他还高的大扫把,不好好扫地,一下子挥到乐知时跟前,“你哥寒假的时候肯定在家给你开小灶了。”
乐知时像电视剧里的大侠那样接了招,又老实交代,“没有,他没空辅导我。”
“放假干什么啊这么忙?”
“睡觉。”乐知时放下扫把,努力去够一个干脆面包装袋,刚扫过来又被风吹开,“他每天睡十小时以上,醒着就在自己的房间看电影,或者纪录片,什么《鸟瞰地球》、《地质大历史》之类的。”
“你怎么知道?”
“我写完作业跟他一起看啊。”但多数时候他会走神,然后在宋煜的床上睡着。
值周小组的一个女生插进来,“家里有个哥哥真好,我也想要哥哥。”
乐知时十分赞同,并且想和她分享自己拥有哥哥的绝妙感受,但是被另一个女生抢占先机,“有什么好的,我哥可烦人了每天欺负我,我小时候天天盼着有人能把我哥带走。”
说完她把小铁簸箕搁地上,表情神秘中带着一丝开心,“不过很快我就要脱离苦海了。”
蒋宇凡好奇,“什么意思?”
“我妈同意让我出国读高中了,正好我姑姑在澳大利亚。”说完她分享了她寒假在家挑选高中、准备雅思考试的大小事。乐知时集中注意力把干脆面袋子扫进簸箕里,寻找下一个目标。
“高中就走啊。”
“挺正常的啊,高中部那么多学生都不参加高考。”女生说。
对啊。乐知时停下来,大扫把杵在地上撑着自己,然后在心里点头。听到女生忐忑地说着雅思考试的事,他想到了宋煜,他好像也参加这个考试。不过这件事在他脑子里也就存了个淡淡的影,没有当真。
巧的是晚上回家,洗完澡的乐知时下楼拿自己落在楼下沙发的手机,正好听见宋父和宋煜聊天,其实很稀松平常,聊了些在学校发生的事,乐知时往楼梯走,又听见宋叔叔说,“其实不管是在国内读书,还是出去,都有利有弊,反正爸爸都支持你,也相信你有自己的想法。”
“嗯。”
听到这些,乐知时的脚步顿住,脑子有点混乱。
“乐知时。”宋煜忽然叫他的名字,乐知时发懵,回头看他。
宋煜盯着他,等了一会儿说,“早点睡觉,明天跟我一起去学校。”
他还以为哥哥发现书包里的糖了。
“哦,我知道了。”乐知时上楼,回到房间。
他又想到了早上女同学说的话。
宋煜也会出国念书吧。
明明答应得很好,可乐知时睡意全无,他爬起来打开笔记本,在搜索框输入了诸如“如何申请国外高中”等一系列问题。可每一条点进去,最多的都是留学机构的广告,流程看得迷迷糊糊。唯一得到的有效信息就是,留学非常花钱,比他想象中的费用高得多。
于是他又花了很长时间,清点自己这些年攒下来的零用钱。
第二天乐知时困得要命,强撑着起床,一路上都精神不济。他知道自己会犯困,所以非常自觉地站起来背文言文,站了一整个早自习。
他发现,如果一件事以前从未注意过,也就不会怎样,可一旦注意到了,它就会一直在你眼前晃,出现频率高到可怕。
比如食堂前贴着的留学机构广告,比如公告栏的出国交流名单,又比如老师上课随便提到的已经在常青藤念书的某某学长。
下午的语文课,老师讲中考真题,乐知时语文成绩一直没有特别好,尤其是阅读理解题,他总感觉自己的理解也没错,只是和写答案的人脑回路不一样。
说不定作者都不知道自己的文章可以这么被理解呢。
“下面看一下名著导读这部分,这套真题选的是《红楼梦》,我们来看一下啊,第一问,”语文老师推了推眼镜,“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往往是多面立体的,《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无疑是非常经典的女性文学形象,请结合具体情节,简单概括一下她的性格特点极其成因。”
性格特点。乐知时拿下巴抵着桌子,第一反应是有才华,因为她好会写诗,但他又在怀疑这算不算性格。
好在老师并没有点他,而是另一个男生。那个男生站起来,说的第一个词就是“多愁善感”。
“嗯,那你说说她为什么会是多愁善感的性格。”
男生大咧咧道:“因为她寄人篱下啊。”大概是题目总这么出,总是把林黛玉和寄人篱下联系在一起,这几乎成了他们的下意识反应,无需太多思考。
“你结合一下具体情节,说说这个寄人篱下的境遇是怎么影响她性格的。”老师继续引导。
男生想了想,“就是她从小就父母双亡嘛,然后去别人家生活。”
认真听讲的乐知时忽然产生了一些奇怪的感觉,不太自然地坐直,摆弄桌上的笔。
“然后她在别人家肯定就不能像在自己家里那样呗,这也不敢说那也不敢用的,用的也是别人家的钱。”班上的同学都被他通俗直白的解释逗笑了,乐知时却不觉得好笑。
老师似乎也是肯定的,引了原文,“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
“对,就是这个意思。”那个男生又说,“而且别人对她再好,也不是亲生的嘛。所以她就会比较敏感,想很多。”
乐知时眨了下眼,盯着卷子,用修正带涂掉了自己写的“才华横溢”四个字,填上多愁善感。但盯了两秒,他又涂掉了,而且动作有点没耐心,不仅没涂掉,修正带的角还把之前覆盖好的部分划破了,露出被掩盖的“才华”两字。
“寄人篱下,说得很对。”
老师如此评价。
乐知时最近表现得很乖巧。